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标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共20小题)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地处亚非洲 ④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
①种植农作物 ②饲养家畜 ③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①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共3小题)
材料一:1965年,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粗糙的石器七件,人工痕迹清楚,还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材料二:1929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主持下,于12月2日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后来又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三个头骨,还有大量动物化石、炭屑、石器、骨器(包括骨针)和用穿孔石子、兽牙、贝壳等做成的装饰品等。
史实:粗糙的石器七件,人工痕迹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造打制石器。
请你按照这一思路,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三组相关史实和推论。
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一: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在我国,有关新石器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有:①浙江绍兴出土的丝织品残片,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纺轮,黄河上游地区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②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③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④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都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