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实质上是(   )

A . 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 . 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 C . 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D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某同学在学习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题是( )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成立北约组织   ④成立华约组织

A .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 霸权主义的推行 C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 区域集团化的加快
4、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
A . 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 . 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 . 提高了生产效率 D . 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5、据《剑桥中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
A . 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 .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 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6、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7、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 . 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 . 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 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9、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
A . 深圳经济特区 B . 珠海经济特区 C . 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 . 上海浦东新区
10、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一规定主要表明新中国初期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 “一边倒” B . “另起炉灶” C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 对外开放
11、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表现是(    )

①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关系的改善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提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2、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是(    )
序号历史事件标志着
1949年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95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1957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3、下表为我国1958-1978年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情况表,1958年—1961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78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1976516968143851365030477
增率(%)1.32-16.48-17.96-5.387.23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 注重重工业发展而影响了农业生产 C . 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14、近两年,我国继成功举办2016年二十国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盟之后,2018年6月上旬,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又在我省青岛市举行。这说明( )

①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②中国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主导作用

④我国努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5、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回归以来民主政治稳步发展、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社会福利不断提升、民众幸福感居世界前列……这充分说明(    )
A . 澳门可以独立处理对外交往事宜 B . 社会主义制度有巨大的优越性 C . 改革开放是澳门发展的根本保证 D . “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
16、扎根西藏山南玉麦乡的卓嘎、央宗姐妹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铿锵话语,荣获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称号。姐妹俩身上的事迹体现了(    )

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大散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7、下列选项,能反映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变化的是(    )
A . 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B . 经济特区——全方位开放——加入WTO  C . 带票购物——带钱购物——带卡购物  D .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18、下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有这么一句话:“Zhe  Chines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给图片加上这句话是基于(    )

A . 中美签署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 中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概念 C .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下列属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科技成就的是(   )

①“大跃进”运动    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⑥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A . ①④⑥ B . ④⑥⑦ C . ③④⑤⑦ D . ②④⑥⑦
20、歌曲往往反映特定的年代和历史事件。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③我国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进入新时代……

④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③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1)材料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
(2)图一和图二的做法在所有制方面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三属于我国哪一期间的成就?该成就的取得与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2、2020年,我们行走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

【回首改革成果】

(1)图四、图五中的数据变化分别说明了什么?
(2)【破解改革难题】表1:2013年部分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
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
浙江江苏河南贵州广西
51.7%49.0%30.1%29.0%25.0%
根据表1,分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部分)

材料二: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部分历史镜头

https://file.easyforit.com:1443/tiku/images/2087/etTgIB4KA4vgB83.jpg
图1
https://file.easyforit.com:1443/tiku/images/2087/nnpJnM3xsJw71Gd.jpg





图2
https://file.easyforit.com:1443/tiku/images/2087/AUz2zylWS8M2Vwm.jpg





图3
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
(1)补充完整材料一中A、B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请你说明图中人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突出贡献
(3)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从此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加点字各举一例。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苏维埃为榜样,不采用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以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出发点,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种选择并非是盲从,而是经过比较、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当然也有自己的创造。

——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晤、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等重要会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l71元增加到2.6万元,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党的十九大以后,又推出一系列顺应百姓呼声的改革新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

(1)联系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在制度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5、图片见证着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照片,回答问题。

(1)请按图片所反映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用序号即可)
(2)如果要请你把图片分成两组,你会怎样分,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共和国60年的风雨历程,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我们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你认为我们最需要吸取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上述图片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