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树人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9小题)
1、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 )
A .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B .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C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2、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 . 氧气的有无
B . 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C . 微生物的有无
D . 烧瓶容量的大小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污点不动,换一个新的目镜,污点也不动,可以判断该污点在( )
A . 反光镜上
B . 目镜上
C . 玻片上
D . 物镜
4、阴雨天,实验室内光线弱,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应选用( )
A . 大光圈、平面镜
B . 小光圈、凹面镜
C . 大光圈、凹面镜
D . 小光圈、平面镜
5、下图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有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置,其中能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作为条 件的对照组的装置是( )
A . 乙
B . 丙
C . 乙和丙
D . 乙或丙
6、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
A . 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 . 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 . 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 . 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7、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 蘑菇与梧桐
B . 黄杨与玉兰
C . 草与蚱蜢
D . 玫瑰与蜜蜂
8、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费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表达交流
9、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 水和有机物
D . 氧气和无机盐
10、下列生物实验所用常规器材中,对观察对象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反光镜
D . 放大镜
11、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C .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D . 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12、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显微镜序号( )
显微镜序号 | A | B | C | D |
目镜 | 5╳ | 10╳ | 16╳ | 10╳ |
物镜 | 10╳ | 4╳ | 10╳ | 40╳ |
A . A
B . B
C . C
D . D
13、下列叙述中,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一项是( )
A . 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
B . 竹节虫具有与树(竹)枝相似的体形
C . 仙人掌具有叶刺和肉质茎
D . 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
14、下列选项中,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块稻田中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无机环境
B .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杂草
C . 一个湖泊中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D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单一变量是金鱼的呼吸次数。
B . 植物的导管能运送有机物,筛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
C .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D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体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运动
B . 有些毒蛇具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容易被敌害发现,这是对环境的适应
C .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说明了人类目前能建立起一个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环境
D . 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17、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是( )
A . 适当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
B . 适当减少氧气的浓度
C . 适当增加氧气的浓度
D .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18、在探究实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A . 阳光
B . 水温
C . 水
D . 空气
19、白面粗尾猴是一种长相怪异的灵长类动物,分布于南美等地区,其消化能力超群,且对丛林里的毒液毫不畏惧,被喻为“抗毒之王”。这种现象表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不影响环境
C . 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D . 环境能影响生物
20、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转换物镜时需要调节的是( )
A . 粗准焦螺旋
B . 细准焦螺旋
C . 转换器
D . 目镜
21、下图所示的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箭头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2、下图中,能表示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23、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分析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 . 使用了低倍物镜
B .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 . 反光镜没有把光线反射到通光孔
D . 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24、某同学做的生态系统剪贴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A . 消费者
B . 生产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25、在进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时,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包括( )
①干湿表 ②显微镜 ③放大镜 ④酒精灯 ⑤计时器
A . ①⑤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④⑤
26、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从栽培柳树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需要( )
A . 土壤
B . 水分
C . 二氧化碳
D . 阳光
27、从物质转变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把污染物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B . 使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 . 使气体转变为固体
D .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8、春天,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蜜。据此情景提出的下列问题中,不够具体、明确的是( )
A . 蜜蜂采蜜与花瓣的数量有关吗?
B . 花的特性吸引了蜜蜂吗?
C . 花蕊的甜味吸引了蜜蜂吗?
D . 蜜蜂采蜜与不同种类植物的花有关吗?
29、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的是( )
A . 有光 无光
B . 26℃ 40℃
C . 黑暗 潮湿
D . 干燥 潮湿
30、在一块稻田里,稻卷叶虫、蝗虫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下列关于该稻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稻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 . 水稻是生产者,稻卷叶虫和青蛙属于消费者
C . 阳光、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对水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D . 水稻、稻卷叶虫、蝗虫和青蛙共同组成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31、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③①②④⑥⑤
C . ②③④①⑤⑥
D . ②④③①⑥⑤
32、下列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地球的肾的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33、在某地区,山脚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 . 温度
B . 阳光
C . 水分
D . 海拔高度
3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B . 吃与被吃的关系
C . 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D . 食物竞争的关系
35、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效率,不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
B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对照实验
C . 为了实验的科学性, 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 . 为了实验结果准确,可多设置几组无关变量的对照实验
36、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 生物都能呼吸
B .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C .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 .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37、小明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绿色印迹,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他洗掉( )
A . 用洗衣粉清洗
B . 用肥皂清洗
C . 有沸水洗
D . 将酒精抹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38、2019年12月14日,由兰州市西周区主办的第二届韭黄开镰丰收节在西周区张家大坪村成功举办。下列有关韭黄和韭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韭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B . 将韭黄放在光下会变绿
C . 培育韭菜时不需要光照
D . 韭黄不能制造有机物
3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B . 叶上、下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C . 叶脉中的筛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
D .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
A . 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 . 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C . 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D . 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对小鱼、螺蛳、小虾等进行下图所示的设置,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在生态瓶中,所有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
(3)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是(至少写出二个)。
(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序号)。
(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小鱼、螺蛳、小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其中一个生态瓶中的小虾存活时间最短,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是生态瓶(填字母)。
2、请根据所学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要使镜筒在较大范围内升降,则应旋转的部位是[⑦](填名称)。
(2)如果视野光线太暗,则应调节[](填序号)和⑥。
(3)图乙中,如果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那么应选择的一组镜头是填序号)。
(4)如果用高倍镜观察物体,那么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表示准确的是(填序号)。
(5)如果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那么载玻片应该向移动。
3、下图是一片连在一正常植株上的叶片,能进行正常的各种生理活动,图中①~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分析回答:
(1)若此图表示适宜光照下的树叶,则:①表示,④表示。
(2)图中运输物质③和④的结构分别是和。
(3)请写出在此叶片在有光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的反应式:。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如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过程,请据此图回答问题:
(1)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2)如图步骤B所示实验变量是:。
(3)在步骤D中,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其目的是:。
(4)在步骤F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其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叶片的(填“不遮光”或“遮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