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祝福》课堂测试题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新修订的《保险法》在规范保险业经营活动、防范化解保险经营风险、加强保险监管、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等方面作出了新规定。 B . 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的讲话精神。 C . 这次考试全班能取得好成绩,是由于同学们平时学习刻苦、考前复习认真的结果。 D . 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2、选出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 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 , 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B . 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 , 只得请假回家。 C . 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 , 难以入睡。 D . 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 , 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3、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 (xuān)  蹰(chóu)   (tuò)  百无聊(lài) B . 生(jiàn)  惴(zhuì) 然(yǎn)  少不事(jīng) C . 或(jiàn)   形(hái)   种(miù)   反盈天(fèi) D . (tuán)   熟(xùn)    烙(pào)   嚼鉴赏(jǔ)
4、选出对下列词语或加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太阳的温暖) 形(身体)    收(收拢聚集)​ B . 缩(紧迫)     间或一轮(偶而)  享(喜爱、羡慕) C . 沸反天(满)   陷(幽远)    安逸(安闲) D . 薄(轻蔑)     罪(抵作)    不相识(向来)
5、下列句子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 .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 . 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 .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6、下句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   〕四婶,〔   〕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   )懒(   )馋,〔   〕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也还提起祥林嫂。


A . 只有 因为 或 或 而且 所以 B . 唯独 由于 非 即 或者 所以 C . 只有 因为 非 即 或者 所以 D . 只有 因为 或 或 甚至 所以
7、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 .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 . 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 .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8、把打乱顺序的七句话重新排列合理的是( )

①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              ②阿呀阿呀,我真上当。

③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        ④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⑤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                         ⑥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

⑦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

A . ②③⑥⑤⑦①④ B . ②③①⑦⑤⑥④ C . ②⑥③⑦⑤①④ D . ②⑤③⑦⑥④①
9、读课文《祝福》,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 B . 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C . 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 . 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10、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B .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女,… C .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D .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挑瓣,目若秋波。
11、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 .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 .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 . 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2、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课堂上有人大笑,有人微笑,有人莞尔而笑 , 听杨老师上课真开心。 B . 有些同学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笔一拔就在纸上信口开河 ,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凑足800字了事。 C . 湖南省在2002年4月7日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枪手。 D . 这个故事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为一幅假画就使那情天孽海的爱在转眼间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
13、选出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   )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①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②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A . ; 。 B . , 。 C . ; : D . ,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 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 . 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 . 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 . 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  ②心是烦恼的根源
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  ④亦是快乐的根源
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 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
A . ③①⑥⑤②④ B . ⑤②①③④⑥ C . ③①④②⑥⑤ D . ⑤②④⑥①③
16、读课文《祝福》填空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       ,黄中带       ,而且       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       似的;只有那眼珠      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17、《四书》指的是                        。他得名于宋朝的      

18、鲁迅的小说集有                  ,《祝福》选自      

19、《祝福》中描写人物得的主要手法是                        等,文中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20、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题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 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1)祥林嫂去土地庙求捐门槛,写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用的是什么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2)丧夫失子,祥林嫂经受过多次打击,但精神被彻底打垮的却是这一次的祭祀活动。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题。

                                      祝福(节选)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1)解释“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这句话的意思。

(2)短工对祥林嫂之死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

(3)我和四叔隔阂很重,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祝福》课堂测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