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连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 )
A . 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 . 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C . 转基因食品
D . 反季节蔬菜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
B . 热带雨林
C . 草原
D . 生物圈
3、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
A . 地球
B . 植物
C . 太阳
D . 食物
4、下列结构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
A . 血液
B . 平滑肌
C . 韧带
D . 脂肪
5、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当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和视野亮度依次有什么变化?( )
①变多 ②变少 ③变大 ④变小 ⑤变亮 ⑥变暗.
①变多 ②变少 ③变大 ④变小 ⑤变亮 ⑥变暗.
A . ②③⑥
B . ②④⑥
C . ①④⑤
D . ①③⑤
6、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
A . 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 . 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C .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 . 以上三项都是
7、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先往载玻片滴一点( )
A . 清水
B . 生理盐水
C . 温开水
D . 糖水
8、花的主要部分是( )
A . 花柄和花托
B . 花萼和花冠
C . 雄蕊和雌蕊
D . 子房和胚珠
9、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
A . 操作方便
B . 降低光合作用
C . 降低呼吸作用
D . 降低蒸腾作用
10、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B . 蚯蚓疏松土壤
C . 干旱使水稻减产
D . 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11、“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校园里的这些提示语随时提醒大家不要践踏草坪,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 影响了根毛对水分的吸收
12、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是( )
A . 筛管
B . 导管
C . 韧皮部
D . 形成层
13、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
A . 调查法
B . 观察法
C . 实验法
D . 比较法
14、古代的生物学大多用哪种研究方法( )
A . 简单的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调查法
D . 比较法
15、从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来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
A .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6、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 沃森和克里克
B . 达尔文
C . 拉马克
D . 林奈
17、田里的西瓜正在结果,这时它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 . 蒸腾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果实生长
D . 光合作用
18、西红柿能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 . 细胞数目的增多
B . 细胞体积的增大
C . 组织和器官的出现
D . 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19、植物的茎、叶脉等处都有一种管道叫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它属于( )
A . 输导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保护组织
20、从太空遥望地球,地球美丽图案中的蓝色、绿色和白色部分分别是( )
A .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B .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C .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21、下列各种现象,不属于生命活动的是( )
A . 雨后春笋
B . 葵花向阳
C . 乌龟产卵
D . 斗转星移
22、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结束后,应该把鼠妇( )
A . 处死后扔到垃圾堆
B . 放回原捕捉的环境中
C . 扔到下水道,放水冲走
D . 随便扔到任何地方
23、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
B .
C .
D .




24、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图,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 . ②④①③⑤⑥⑦
B . ②④③①⑤⑦⑥
C . ②④①③⑤⑦⑥
D . ②④⑤①③⑥⑦
25、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统一体,下列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26、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 . 实验法的运用
B .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 . 达尔文建立了“进化学说”
D . 林奈的生物分类
27、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
A . 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B . 变异的多样性
C . 环境的多样性
D . 气候的多样性
28、下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图中黑点表示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 . 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 . 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 . 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 . 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29、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我国的珍稀植物是( )
A . 银杉
B . 水杉
C . 珙桐
D . 桫椤
30、我国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是( )
A . 平原绿化工程
B .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工程
C .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D . “三北”防护林工程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
下面是探究“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问题做出你的假设 .
(2)把乙培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 .该实验中对照组是 ,实验组是 .
(3)此实验中变量是 ;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该实验的 , 等都应相同.
(4)假如乙培养皿内的种子没有发芽,你得出的结论是 .
2、在许多实验中你使用了老式的显微镜观察生物。回答下面的问题,试试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
(1)在图中所指示的A,B,C中,表示粗准焦螺旋的是。
(2)需要将镜筒下降时,你的眼睛应该注视。
(3)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因为。
(4)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e”字,则玻片上写的字是。
(5)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3、下图是桃花的结构图,请回答:
(1)桃花最主要的结构是和,因为它们与果实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2)花粉从[]里散发出来后,以一定的方式传送到 []上,这一过程叫传粉。
(3)完成传粉、受精后,继续发育,最终形成果实;果实里的种子是由[]发育而成的。
4、
(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多样性、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其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和_的平衡。
(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和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成各种组织。这些组织的形成是细胞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生物小组以天竺葵为材料进行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图中序号)
(2)图中③是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里的溶解到这种液体里。
(3)图中④的目的是。
(4)图中②叶片先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染色,来检验是否有光合作用的产物 生成。本实验中叶片上被黑纸遮盖部位(变蓝、不变蓝),未被黑纸遮盖部位(变蓝、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