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人们把眼睛比喻为自动相机,下列具有胶卷功能的结构是(   )

A . 脉络膜 B . 视网膜 C . 虹膜 D . 角膜
2、如图表示某男孩在12秒内的4种不同视觉状况下(P:近距离的看书;Q:极目远眺;R:注视远处飞来的足球;S:注视自己脚下的足球飞向远方)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据图推断,下表中哪一种组合是正确的(表中数据的单位为秒)(  )

A . 选A B . 选B C . 选C D . 选D
3、近视眼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矫正时可配戴(   )
A . 凸透镜 B . 凹透镜 C . 平面镜 D . 反光镜
4、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视力保护的是(   )
A . 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书学习 B . 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 C . 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 D . 学习之余,向远处眺望
5、在耳的结构中,能把振动从中耳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
A . 鼓膜 B . 耳蜗 C . 前庭 D . 听小骨
6、黄种人的眼呈现黑色,白种人的眼呈现蓝色,是因为眼球内(   )的色素有差异。
A . 角膜 B . 巩膜 C . 视网膜 D . 虹膜
7、人的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A . 晶状体 B . 玻璃体 C . 瞳孔 D . 角膜
8、人的听觉形成于(   )
A . 耳郭 B . 鼓膜 C . 耳蜗 D . 听觉中枢
9、小明坐车容易发生晕车现象,请问与晕车有关的耳内结构有(   )
A . 听小骨 B . 耳廓 C . 前庭和半规管 D . 耳蜗
10、当你从黑暗的房间走到明亮的室外时,瞳孔的变化是(   )
A . 由大变小 B . 由小变大 C . 无明显变化 D . 无法判断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近视的成因,主动积极的预防近视,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近视形成原因进行了实验探究(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眼球结构)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照图甲装置,调整蜡烛,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二: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步骤三:左右移动白纸板,直到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四: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请结合上图和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的凸透镜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图乙中的[       ]       进行调节.

(2)图甲中的白纸板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该结构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3)步骤二白纸板上蜡烛的物象       (“清晰”或“不清晰”),它与步骤一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

(4)步骤四实验的变量是       .

(5)根据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眼球的       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致.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6)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是近视吗?       (“是”或“不是”),这种变化是由       变大所引起的.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

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医学人员对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52人,依次检查了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下表。

眼轴长度/mm

≤26.99

27.00~28.49

28.50~29.99

≥30.00

平均视力

1.02

0.96

0.82

0.46

请回答问题:

(1)由表可知,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      

(2)图A~D为近视成因示意图。如图A所示,正常情况下,人注视物体时,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和调节,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      ,引起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沿着      传递到大脑皮层的      ,形成视觉。

(3)如图B所示,近距离用眼时,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      。如图C所示,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青少年身体发育过程中      增加,难以恢复原状。如图D所示,当正常用眼时,平行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的      ,形成真性近视。

(4)综上所述,为了预防近视,请你为青少年在用眼习惯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2、图所示为眼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对眼球的内部结构起作用。图中③的名称是,白天,当我们看完电影从影院走出来时,它的直径将由大变小,这一过程是通过图中结构[②]来调节的。
(2)人的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填名称)的曲度可以调节。
(3)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 ⑦ ]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从而形成视觉。
(4)如果眼球的前后径,或者晶状体凸度,远处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落到 ⑦ 的前方,因而看不清物体,称为眼,可以用佩戴透镜的方法来矫正。
3、如图所示为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作答:

(1)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会在[ 8 ]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当从看书转为远眺时,4的曲度会变
(3)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看清明暗不同的物体,瞳孔是通过标号调节。
(4)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是指。(填名称)
(5)如下图,近视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_______。

(5)
A . ①和③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②和④
4、宁夏回族舞蹈《宁夏川》荣获中华海峡两岸联合文教经贸协会、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激情梦想。两岸同心”艺术大赛金像奖。当精彩表演在进行中时: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手臂;乱蛙一样,是跳动的脚步……多么奔放、舒展的舞蹈!请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1)鼓点声由观众的耳郭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振动经过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听觉。
(2)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表演者精彩的表演,是因为表演者反射的光线主要经过观众眼球内的折射,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上,并最终形成视觉。
(3)演出时表演者大汗淋漓,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内的一些代谢废物,这一过程叫做,代谢废物主要经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健康人尿液和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中不含
(4)剧烈的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氧气由呼吸道进入肺是通过实现的。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表演者手臂上下飞舞,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中,不仅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且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表演者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部排出体外,需要经过下列过程:上腔静脉→→右心室→→肺泡毛细血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