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由于干旱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许多草地严重退化,其具体表现和原因是( )
①牧草稀疏低矮②杂草和毒草增多③过度放牧,超载严重④大量开荒种田⑤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⑥空气清新,光照过强⑦大量采挖中草药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③④⑦ C . ①②③④⑤⑦ D . ①②③④⑦
2、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B . 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 C . 地壳变迁 D . 气候变得干燥
3、下列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是(  )
A .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B . 使用电子支付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使用共享单车
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 . 如果解决粮食问题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C . 外来生物只会增加本地生物多样性,不会带来其他危害 D .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5、下列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
A . 温室效应 B . 酸雨 C . 土壤沙化 D . 恐龙灭绝
6、下列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 .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 . 全民义务植树、种草 C .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 禁止在草原上放牧
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包括(   )

①空气污染 ②酸雨 ③水体污染 ④土壤污染 ⑤温室效应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③⑤
8、当前,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源于(   )
A . 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B . 生物入侵 C . 火山喷发和地震 D . 温室效应
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破坏不包括(   )
A . 盲目引进外来生物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 环境污染 D . 在草原上大量放养羊群
10、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酸雨影响植物的生长 B . 酸雨不能威胁人们的健康 C . 酸雨腐蚀建筑物 D . 酸雨和工厂排放的烟雾有关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       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关系。
(2)如果人们大量捕食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3)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

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

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      的完全培养液。

④将两组装置放在            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地理中国栏目报道:广西某地最近突然出现了一条“变色河”,该河大多河段清澈见底,唯独在靠河岸某处呈黄褐色;不久之后,该处黄褐色会逐渐消褪,却又在较远的河中央开始出现。

(1)据此推测:水发黄是河岸边黄土中的矿物质溶解其中的缘故,且该矿物质离子可能是()

(1)
A . Cu2+ B . Fe3+ C . NH4+     D . Ca2+
(2)

对黄褐色河水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菱形褐色物(如图所示)在移动,且在其中观察到了叶绿体.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它属于       ;

(3)经专家调查,是菱形褐色物大量繁殖导致了河水变色.这条“变 色河”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3)
A . 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 农民过度施用含N、P等的化肥 C . 长期在河岸边堆放黄土.
2、在过去,我们曾有“人多力量大”、“人定胜天”等口号,这些口号是不科学的,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使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也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进一步加剧,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2)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等,在大多数未得到妥善处理的地区,往往造成对环境的侵害.

(3) 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 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些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对水源的污染等.

(1)从以上资料的叙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吗?

(2)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是怎样的,有哪些证据?

(3)认真阅读下表.

人口普查

年份

人口数目/亿人

第一次

1953

6.02

第二次

1964

7.23

第三次

1982

10.32

第四次

1990

11.60

第五次

2000

12.95

算出年平均增长率.据图分析我国在解决人口问题方面有哪些经验?目前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是怎样的?

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中国总人口已达1370536875人.科学家曾经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右图所示.

请你分析图中四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

(1)人口剧增必然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是       减少而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2)人口过度增长,会使       被大量破坏而逐渐枯竭.

(3)       日益严重,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4)图中显示,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会逐渐下降,试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某学习小组对城市A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相关统计数据见下图。请你帮他们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在哪段时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2)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      趋势(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      这一基本国策。
(3)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      ,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5、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保护进程做出贡献。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紧迫性。中国主题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意指二氧化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倡导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2)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 (2)
A . 臭氧层空洞 B . 酸雨 C . 温室效应
(3)“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   )。 (3)
A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基因的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科普文阅读

在《学习强国》中有一个视频资料《我和湿地有个约会·宁夏哈巴湖》,说它是荒漠中“长”出的湿地。哈巴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中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保护区境内地表水皆流入湖泊、沼泽或洼地,形成了大片湿地。历史上的哈巴湖地区是农、牧交界地带,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因素,生态逐步恶化,沙进人退,沼泽湿地萎缩;但经过40多年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沙地逆转,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哈巴湖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如图1)。

哈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已知各类植物559种,野生动物156种。保护区内中草药资源也极为丰富,是驰名中外的“甘草之乡”。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如图2)。甘草根与根状茎粗壮可入药,呈圆柱形,气微,味甜(如图3)。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甘草的功效有“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甘草在中药中的使用最为广泛,因此有“药中国老”的美称。保护区现有金雕、白尾海雕、大鸨、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石貂、荒漠猫、兔狲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2019年3月,在保护区监测点的湖面上还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2只。如今,保护区林木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1%和70%,远远望去,沙、水、树融为一体,美丽壮观。

(1)生态治理之前,多种因素导致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逐步恶化,如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等人为因素。
(2)生态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文中的哈巴湖属于生态系统。
(3)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和根状茎入药。为了提高甘草的产量,科研人员指导当地农、牧民实施了很多有效地增产措施,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3)
A . 除草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 B . 要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根系向下生长 C . 甘草施肥应以磷肥、钾肥为主,少施氮肥,氮肥过多,会引起植株徒长,使营养向枝叶集中,影响根、茎的生长 D . 减少行间距,株距,甘草种得越密越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
(4)如图4所示为哈巴湖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甘草是哈巴湖生态系统中的,图中营养级别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5)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展了植被封育和沙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探索和揭示人类经营活动对湿地、过渡地带植被的变化和影响,请你结合材料对人类经营活动提出合理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