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易拉罐,应该捡起投入到贴有下列哪种垃圾标志的收集箱中(  )
A . B . C . D .
2、某市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引进外来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当地的污水排放量显著增加.据测定:该地的声响日平均为90分贝,2017年连续三个月降雨的pH值为3.6-4.6,河水的含氧量为2mg/L,水生动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下列有关分析或观点,正确的是

①该地受到的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 ②该地所降雨水很可能是酸雨③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④水污染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⑤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修复的 ⑥环境污染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③④⑤⑥
3、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新一代的“绿色使者”,为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良好的环境道德观.( )
A . 用纸袋代替塑料袋 B . 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C . 图方便让电脑一直处于开机状态 D . 用普遍木筷代替一次性木筷
4、“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十九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之一,不利于该目标达成的是(    )
A . 提倡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B . 下雨时工厂直接排放烟雾 C . 全面供应国六标准的汽柴油 D . 关停产能落后且污染较大的工厂
5、下列选项属于大气污染的是(   )
A . 酸雨、温室效应、赤潮 B .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C . 温室效应、水华、臭氧层空洞 D . 臭氧层空洞、废电池的污染、酸雨
6、控制废旧电池污染危害的根本措施是(    )

①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和镉的电池   ②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   ③废旧电池及时回收,集中进行处理   ④不使用电池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7、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释放 B . 围湖造田 C . 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释放 D . 白色污染
8、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指的是(   )
A . 水士流失、沙尘暴、水体富营养化 B . 砍伐森林、田湖造田、水华 C .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 . 过多使用农药、使用含磷洗衣粉
9、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10、“塑战速决”是2018年6月5日“世(   )
A . 限制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B . 农田塑料地膜回收 C . 筛选高效降解塑料的细菌 D . 焚烧白色垃圾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洗衣粉可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两种.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小杨同学欲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实验如下:

①获得藻类:从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入清水,再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

②分组编号:将藻类先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500毫升烧杯中,标号为A,B.

③分别处理:A烧杯中加入0.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同品牌不含磷洗衣粉.

④培养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天,观察藻类的数量.

⑤实验结果:A烧杯中的藻类数量明显多于B烧杯.

(1)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      

(2)步骤②的操作符合对照实验设计中的      原则.

(3)设置B烧杯的目的是      

(4)请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论:      

(5)很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比如            等,需要全世界来携手应对.

(6)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践行自己的环保理念的?(至少写二点)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

为了治理水污染,相关部门在湘江的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

 

(1)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       (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而河水中的有机物,则可被植物根系间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的       者降解.

(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       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有人提出要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反对,因为假如这样做,重金属就会通过       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4)作为中学生,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湘江?       (写一条即可)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科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淹死,可他们却神奇地浮在海面上…”“死海不死”故事远远传扬.

材料2:死海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海水里是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而被称为死海.死海地处炎热、干旱地区,有“世界的肚脐”之称,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四周河流全注入死海,却没有一个出口,四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

材料3:科学家曾对海水进行测量分析,主要情况如下:

     含盐类的质量分数

   密度(g/cm3

         水温(℃)

    毒害生物的成分

         25%~30%

      1.17~1.23

        19~37

        没明显发现

材料4:正常生物的细胞液中无机盐的质量分数在0.9%左右,细胞液中的无机盐和水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

(1)死海中海水含盐类的质量分数高达25%﹣30%,请分析其成因 (  )

(1)
A . 四周矿物盐溶于河水并汇集入死海,增加了死海海水中的溶质 B . 液体蒸发会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死海因炎热、干旱,加快了海水的蒸发,减小了海水中的溶剂 C . 死海中的生物排出盐分的能力强,使海水中的含盐量升高 D . 水是良好的溶剂,注入死海的河水使死海中的含盐总量不断升高
(2)鱼虾、水草等生物随河水到死海后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3、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旋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 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实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4)(三)实验反思

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4、

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示精神,参与生态文明计划,某科学小组开展了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右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      降低.

(3)2016年初,雾霾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弥漫,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本地实际,列举在改善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出2点即可).

(4)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小红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5、某村庄有一个池塘,原来池塘中水草茂盛,还生活着许多种鱼和虾.后来,在池塘附近办了一家设备简陋的小化工厂,化工厂经常把一些污水排入池塘中.结果,使这个池塘变成了一潭死水.请分析回答:

(1)化工厂的污水使原来生机勃勃的池塘变成一潭死水的原因是

(2)要让池塘恢复原来的状况,必须治理的非生物因素是:

(3)向池塘中引入生物因素时,必须首先引入的生物是.原因是

(4)上述事例提醒人们应该记取的教训是

6、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的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了探究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及用具:小麦种子(完整饱满,没有破损、霉变和虫蛀)若干、清水、模拟酸雨、培养皿、纱布、量筒等.

(二)实验步骤:

a.取2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各在其底部垫上两层纱布;

b.把饱满完整的小麦种子各50粒分別均匀地撒在2个培养皿的纱布上;

c.在1号培养皿中加入5毫升清水,2号培养皿中加入 5 毫升模拟酸雨;

d.将上述2个培养皿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并定时向1号培养皿中喷洒清水,2号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模拟酸雨以保持纱布湿润;

e.每天按时观察各培养皿中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中,最后根据数 据计算出发芽率.

(1)两组实验所选取的小麦种子均为完整饱满,且种子大小、数目相同,培养环境相同且适宜,其目的是      

(2)该兴趣小组所探究的问题是:      

(3)根据实验步骤,可推测      为对照组.

(4)实验步骤c中,2号培养皿中加入      毫升模拟酸雨.

(5)如果每组实验所用小麦种子数量是5粒,实验结果可信吗?      .为什么?      

(6)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1、2组的小麦几乎全部萌发,发芽率大致相等,则说明      

②若1号培养皿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填“大于”或“小于”)2号培养皿,则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