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最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地质灾害,导致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 )
①植被的破坏 ②森林的锐减 ③过度的开垦 ④物种的灭绝 ⑤人口的膨胀.


A . ①②③ B . 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2、农药的危害主要有(  )

①危害人类健康   ②若使用不当,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③农药污染   ④杀死害虫.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3、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推动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与环境保护相符合的是(  )

①坐“的士”替代坐公交出行

②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③随时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

④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

⑥建立自然保护区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②④⑤⑥
4、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 .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 .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 . 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5、“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垃圾减量分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把常见垃圾分类放进相应的垃圾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673613581

A . 过期药品——“厨余垃圾”桶 B . 废旧报纸——“可回收物”桶 C . 果皮、废弃菜叶——“其他垃圾”桶 D . 废旧电池—— “其他垃圾”桶
6、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 . 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D .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7、保护环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  )
A . 每个公民的义务 B . 环保工作者的事 C . 政府部门的事 D . 科学家们的事
8、人类只在部分地区使用农药DDT,但曾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检测出DDT成分。此现象说明(  )
A . DDT挥发性极强 B . 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C . 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D .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9、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引发(   )
A . 土地沙漠化 B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C . 洪灾 D . 以上三项都有可能
10、产生酸雨的气体主要是(   )
A . 空气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氧气
11、垃圾分类有利于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成为生活新时尚。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
A . 瓜皮果壳 B . 剩饭剩菜 C . 矿泉水瓶 D . 过期药品
12、垃圾分类,让绿色成为习惯。喝完饮料的塑料瓶应投放在下列哪个垃圾箱中(   )
A . B . C . D .
13、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关注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 节能减排 B . 垃圾分类 C . 焚烧秸秆 D . 植树造林
14、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氮 C . 二氧化碳 D . 一氧化碳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
A . 乱砍乱伐 B . 随意排放 C . 乱捕滥杀 D . 植树造林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的研究.研究结果如图表所示.:

pH 值

5.8

4.0

3.0

2.0

桃树叶绿素含量(mg/g)

2.20

2.19

2.13

1.83

腊梅叶绿素含量(mg/g)

3.65

3.58

3.44

2.95

木樨叶绿素含量(mg/g)

1.07

1.07

1.05

0.96

(1)正常雨水的pH 不小于5.6,pH 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在该实验中,pH 5.8的一组主要起      作用.

(2)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pH 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3)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3)
A .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 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A                         B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项)。

2、

根据下列我国人口的增长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大约用了       年.到19世纪中期,人口增长一倍又用了       年.

(2)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变化?       . 你能推测其中的原因是       .

(3)假设有4万对24岁的新婚夫妇,不考虑死亡问题且每代中的男女比例相等.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生两个孩子,那么,他们都是25岁生育与都是30岁生育相比,150年后,人口会多增加       代,人口总数会多增加       万;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那么,他们都生两个与都生一个相比,50年后,人口总数会多增加       万.从上述推算可以依次看出,             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

3、2017年3月19日,葫芦岛市600辆共享单车投放使用.它方便快捷,多元化的出行方式缓解了交通压力,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据统计,我国的共享单车投放使用量达1800万辆,但是它的使用也造成了环境负效应的问题,一个是自行车的高损坏率,近来,我们经常能看到共享单车堆积如山的图片和视频,另一个是智能锁的电池与代工厂的环境问题,单车智能锁里的锂锰电池为不能充电的一次性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出现锰离子溶出现象,污染环境.

(1)资料中,共享单车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负效应,体现在:      

(2)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的有      (多选)

A.垃圾围城 B.河湖爆发水化 C.雾霾 D.三北防护林 E.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3)
A . 电脑始终开机 B . 赠送电子贺卡 C . 自带购物袋 D . 乘坐公共汽车
(4)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更好的使用共享单车,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4、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示精神,参与生态文明计划,某科学小组开展了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      降低.
(3)2016年初,雾霾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弥漫,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本地实际,列举在改善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出2点即可).
(4)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小红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5、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20年5月1日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如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降解。堆肥处理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通过生物转化,将城市垃圾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转化为腐殖质肥料、沼气或其他转化产品(如饲料蛋白、乙醇或糖类),从而达到城市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当前,应提倡适度消费,要减少一次性消费,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绿色消费就是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丰富的可供持续利用的生态环境资源。

(1)本文讨论的话题是
(2)你认为用堆肥法处理有机垃圾的优点是
(3)电子产品的加速升级,我国废旧电池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当这些电池的寿命达到设计年限时,便加入到报废的行列。手机废旧电池应放入哪类垃圾桶(   ) (3)
A . 可回收垃圾 B . 其他垃圾 C . 有害垃圾 D . 厨余垃圾
(4)以下关于垃圾分类的意义的说法不包括(    ) (4)
A . 减少垃圾产生量 B . 提高资源化利用 C . 降低对生物的危害 D . 垃圾对土壤无害
(5)你能为“无废城市”做些什么? 。(写出两点)
6、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的“放生热”便是最好的体现.

资料一:2014年10月12日,上百名长沙市民掏钱买鱼、龟,来到湘江边放生,当天至少放生了三货车共上万条鱼.

资料二:放生的龟当中大多是草龟,属半水栖动物.因此,最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是山溪,而不是湘江.

资料三: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小彭带着从菜市场买来的黑眉锦蛇,将它们从长沙带到郴州的莽山进行放生,这里植被茂盛,地域相对辽阔,人烟稀少,还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黑眉锦蛇、乌梢蛇在当地均有分布.

(1)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盲目放生不仅没有益处,反而由于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生物的数量急剧增加,会破坏,因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2)一些市民将外来物种(如巴西龟)放生到环境中去,将会造成它们与某些本地物种争夺食物,形成关系.
(3)资料二、三体现了怎样的生物学规律________ (3)
A .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B . 环境必须适应生物 C . 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 . 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4)根据资料三可知,关于放生蛇类,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写一点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