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上1.2.3《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选项 | 第一步 | 第二步 |
A | 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 | 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作证据 |
B | 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 |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论据 |
C | 查阅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 | 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 |
D | 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 | 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共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选项 | 思想家 | 学派 | 主要主张 |
A | 孔子 | 儒家 | 强调“仁”,“仁”就是“爱人”“克己复礼” |
B | 老子 | 墨家 |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侵扰百姓 |
C | 墨子 | 道家 | 强调以法治国,主张树立君主权威,集权中央 |
D | 韩非子 | 兵家 | 主张“非攻”,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互爱 |
甲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乙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丙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①关心爱护他人
②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③加强个人修养
④以“德”教化人民
①社会变迁 ②思想言论自由 ③全体公民参政议政 ④文字趋简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一:目前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近4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
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 )
②认为人顺应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
③主张廉政、廉洁、自律( )
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诸子观点 |
体现的思想(主张) |
所属学派 |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
① |
② |
⑤ |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③ |
道家 |
|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
强调“法治” |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