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上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 B .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 . 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 D .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以下最能体现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
A . 领导开创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 领导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C . 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 D . 领导先进分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3、新学期伊始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历程中,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内容包括(    )

①通过武装斗争        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农村包围城市        ④国共合作,一致对外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大事变”指的是(    )
A . 辛亥革命胜利 B . 五四运动爆发 C . 中国共产党诞生 D . 国共第一次合作
6、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

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 . 黄花岗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8、“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田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这是福建一位拿到“耕田证书”的老人用山歌表达的喜悦之情。山歌中所述史实(   )
A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探索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 推动了国民革命蓬勃发展 D . 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到来
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C . 中国辛亥革命 D . 俄国十月革命
10、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 . 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B .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 C . 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 D . 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11、一位作家在亲历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写成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震撼”是( )
A . 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B .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 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 或外出谋生等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等。

——摘编自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等

材料三: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 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1)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
(2)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并指出开辟的目的。
2、  1917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7年4月)列宁返回俄国并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因为11月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就如同3月时的尼古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东西——和平与土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四: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1)请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将材料一中的图片进行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的政治主张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九上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