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 . 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 . 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 . 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2、下列反射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 . 下落的灰尘引起的眨眼; B . 看见酸杏引起唾液分泌; C . 婴儿吃奶时的动作; D . 针刺上肢引起的缩手
3、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走进教室”两个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 . 大脑皮层  脑干 B . 小脑  大脑皮层 C . 脊髓  大脑皮层 D . 脊髓  小脑
4、某人因醉驾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胸部受伤形成截瘫,此病人会出现以下哪种症状?(   )
A . 不能说话 B . 不能形成视觉 C . 不能控制四肢 D . 不能控制排尿
5、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 寒冷使人打哆嗦 B . 狗吃到食物分泌唾液 C . 新出生的婴儿会吃奶 D . 谈虎色变
6、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当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兴奋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咳嗽中枢,接着声门紧闭,呼气肌强劲收缩使胸肺内压和腹压上升,随后声门打开,气体高速冲出形成咳嗽反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存在感受器 B . 咳嗽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为传入神经 C . 咳嗽反射是在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效应器是呼气肌 D . 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咳出
7、石景山区某实验学校为弘扬祖国文化,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抖空竹”课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项运动需要肱二头肌收缩和肱三头肌舒张才能曲起手臂 B . 抖空竹时手臂的伸展和曲起是围绕肘关节为中心的运动 C . 左右手臂伸展和曲起的交替运动需要小脑发挥协调运动的功能 D . 学生调整抖空竹的动作以维持空竹正常旋转属于先天性行为
8、如图是某同学手被针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神经冲动在此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为5→4→3→2→1 B . 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 . 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先感觉到痛然后再缩手 D . 若因意外事故,图中4受到损伤,则该同学既不会感觉到痛又不会缩手
9、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   )
A . 运动 B . 语言 C . 吮吸 D . 眨眼
1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 .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因此人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 C . 聋哑人使用手语交流时,没有使用到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 D . 含羞草受到刺激会把叶片合上,这种现象不是一种反射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体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李红同学在学习了条件反射建立的有关知识后,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①在鱼缸的1/3处加一块隔板,在隔板下面事先开一个洞,左边投饵室的小滑轮

  上悬吊一个饵料夹,鱼缸左侧悬挂一盏小灯泡,如图所示。

②将饥饿一天的金鱼移入鱼缸内,让它熟悉环境1小时。开灯1~2次,金鱼对

  光没有明显反应。

③随后再开灯,在灯光刺激5﹣10s后,由滑轮吊下饵料夹投放饵料,吸引金鱼

  游过孔洞取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强化训练2次。

④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

  孔洞取食。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李红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是      
(2)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      ;该类型的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      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      
(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使金鱼建立“灯光---游过孔洞取食反射”的重要条件是      
(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金鱼通过训练后即使只给灯光刺激,也会游过孔洞取食的行为属于      ,此类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我们几乎不停地被各种声音、气味、景象、味道等刺激所“轰炸”,神经系统使这些刺激对人体产生意义,并使人体对这些刺激产生反应, 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一展示了人脑的主要分区。请回答:

   

(1)除脑外,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还包括      ;神经系统接受刺激并使人体产生反应是通过      活动完成的。
(2)大脑是脑最大的组成部分,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图中显示的是大脑      半球。如果某人头部受伤,蒙上眼睛后,他的左手食指不能准确触及自己的右手食指,那么,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3)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员为确定头的大小、教育水平与患痴呆风险的关系,进行了为期10年的调查,图二显示了研究的总体结果。

①头围大小与患痴呆风险的关系是      

②患痴呆概率最大的是      的人。在头围的人群中,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患痴呆风险的影响较显著。

2、 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岁。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1)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和突起构成。
(2)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填序号)。
(3)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____ (3)
A . 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 . 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 . 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 . 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4)霍金生前的一段时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与他人交流全靠这三根手指,当有人向他问“您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应,这属于反射,参与该反射的人类特有高级神经中枢是
3、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一)和(二)表示组成脊髓的两部分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2)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用图中数字作答),图中的结构3表示的是,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用图中数字与箭头表示)。
(3)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类型为反射。举例人类特有的此类反射有
(4)图中的(一)是脊髓结构的一部分,它的名称是,主要由神经元的部分聚集组成。
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尿液的排出受神经系统支配,过程为(图1):当膀胱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沿盆神经传导到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同时,兴奋还沿着脊髓中的神经纤维向上传导,依次到达脑中各级排尿中枢,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做好准备后,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向下传导,控制脊髓低级排尿中枢产生兴奋再由盆神经传出,最终尿液排出体外。脊髓损伤常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的医学难题。我国外科专家侯春林教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创“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为解决该医学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做法为(图2):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获得一个新的完整的“跟腱——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术后8~10个月,患者通过敲击跟腱引起反射促发膀胱排尿。人工反射弧重建成功的关键在于图2中①处所示的神经元从缝合点开始重新再生出轴突,并沿着②处所示传出神经生长到膀胱,这大约需要8~10个月的时间。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盆神经主要负责膀胱与脊髓的兴奋传入和传出联系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级排尿中枢就分别位于脑和脊髓的(灰/白)质内。
(2)“尿意”是在产生的。脊髓损伤的病人(能/不能)感觉到尿意,这是因为从脊髓到脑的信息传导被切断了。
(3)观察图2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其感受器位于(填字母),神经中枢位于(填字母)。
5、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表示神经系统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图2表示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主要功能是
(2)写出图1中标注的结构名称:①;②;③
(3)劳技课上,小强缝沙包时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产生了缩手反射。依据图2,小强的手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_____) (3)
A . 1→2→3→4→5 B . 2→1→3→5→4 C . 4→5→3→2→1
(4)若图2中编号2是感受器,请据图回答3、4、5所代表的反射弧中结构的名称。3;4;5
(5)假如小强的结构“5”遭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则小强被针刺以后,(能/不能)产生缩手反射,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