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马镫的发明,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点。中国人开始铸造金属马镫是在( )
A . 大约3世纪
B . 大约4世纪
C . 大约2世纪
D . 大约公元前3世纪
2、下列关于马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古代人类骑马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马镫
B . 亚历山大的骑兵马具中没有马镫
C . 战国时期我国的骑兵马具中没有马镫
D . 秦朝的时候我国的骑兵马具中有了马镫
3、发明马镫的最初想法可能来自偶尔用来帮助上马的皮绳套。最先使用这种皮绳套的最有可能是( )
①中国的中原人
①中国的中原人
②印度人
③与中国接壤的中亚游牧民族
④古希腊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右图为江苏南京象山墓出土的东晋早期的陶马,它的两侧各悬挂了一件三角形的马镫。据此可以推测( )
A . 马镫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B . 马镫是我国东晋时期才出现和使用的
C . 东晋时我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双马镫
D . 马镫对中世纪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5、下列关于马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在铸造三角形的金属马镫
B . 单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发展进入新时期
C . 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马镫形象是出土于湖南长沙的三角形马镫
D . 江苏南京出土的西晋早期的陶马,显示当时已经有了双马镫
6、如果开展一次以“古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可纳入该主题的有( )
①马镫 ②罗马法 ③柱廊式建筑 ④船尾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7、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之间“一衣带水”、“一苇可航”。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把日本历史推入了一个新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最主要体现在( )
A . 改革后不久,日本历史进入奈良时代
B . 改革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
C . 改革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 . 武士阶层的出现
8、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相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商鞅变法 | 秦国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
B | 丝绸之路的开通 | 促进中非经济文化的交流 |
C | 日本大化改新的完成 | 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
D | 西欧封建土地制度形成 | 标志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英]科技史专家怀特
材料二: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
——[英]科技史专家李约瑟
(1)成熟马镫的使用有何重大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的“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的含义。
(2)马镫传入中世纪的欧洲后,对欧洲的影响非同小可。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马镫传入欧洲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