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列表格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列表格,其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哪一方面的史实(    )

农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A .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 . 北人南迁的原因 C .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D . 淝水之战的背景
3、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活跃的都市,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    )
A . 建康 B . 成都 C . 洛阳 D . 广州
4、南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政权按照出现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A . 宋、齐、梁、陈 B . 梁、宋、齐、陈 C . 齐、宋、梁、陈 D . 梁、陈、宋、齐
5、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 司马懿和司马昭 B . 司马昭和司马炎 C . 司马炎和司马睿 D . 司马炎和司马昭
6、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以下成语的来历与如图所示战役无关的是(    )

A . 投鞭断流 B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 . 草木皆兵 D . 风声鹤唳
7、“北麦南稻”至今仍是我国老百姓的饮食格局,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不同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这是因为(    )
A . 南方人口增多 B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面食营养价值更高 D . 北方人口南迁后习俗逐渐交融
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          ②开垦了大量良田

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9、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江南出现重要产粮区,这突出表明( )
A . 战争对经济的兴衰具有决定性影响 B . 南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超过北方 C . 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D .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赶上北方的原因有( )

①北方土壤肥沃    ②南方较北方安定

③大批北方农民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开发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经济发展】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见右图)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似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出现怎样的局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成都平原的农业也有新的发展。

(1)两则材料描述了江南开发的状况。你能具体说一说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吗?
(2)当时南方种植的农作物除了水稻,还有哪些?
(3)有人说,经济开发给江南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经济开发是应该禁止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如何看待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三:图片

 

材料四: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史》也记载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南北方人口(户)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的名称是什么?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材料四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综合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