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5小题)
1、森林地区往往比沙漠地区降雨更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A .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 . 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
C . 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
D . 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汽多
2、“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液泡
3、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细胞膜
D . 叶绿素
4、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
A .
B .
C .
D .




5、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
A . 需要营养
B . 能进行呼吸
C . 能生长繁殖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
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胚由①②④⑤组成
B . 营养物质储存在⑤中
C . 萌发时,④先突破种皮
D .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
7、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美丽场景。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青蛙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 生产者
B . 消费者 生产者
C . 生产者 消费者
D . 生产者 分解者
8、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 . 草→蝗虫→青蛙→蛇→鹰
B . 草←蝗虫←青蛙←蛇←鹰
C . 草→兔→羊→狼
D . 阳光→草→兔→狐狸
9、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机器人
B . 珊瑚
C . 珊瑚虫
D . 钟乳石
10、下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
B . 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
C . 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
D . 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1、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 .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 .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 .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12、俗话说:“酒伤肝,烟伤肺”,肝和肺在人体结构层次中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3、种植水稻后要经常消除田间的杂草,这是因为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 . 捕食
B . 寄生
C . 合作
D . 竞争
14、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15、炸麻花要用到面粉和豆油,它们分别来自( )
A . 小麦的子叶、大豆的子叶
B . 小麦的胚乳、大豆的子叶
C . 小麦的子叶、大豆的胚乳
D . 小麦的胚乳、大豆的胚乳
1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紫菜蛋花汤”中的紫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广泛用于城市街道绿化美化的银杏树有种子和果实
C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述的植物为绿色开花植物
D . “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7、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踏出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登陆探测的第一步,探测器上搭载了棉花种子。为使这些种子在登陆后萌发,地面控制中心首先需要发送的指令是( )
A . 给予水分
B . 给予光照
C . 添加激素
D . 添加肥料
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
A . 乱砍乱伐
B . 随意排放
C . 乱捕滥杀
D . 植树造林
19、近年来,我市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 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0、今年9月,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发生登革热疫情。登革热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假设为了消灭蚊子,人们向其生活的湖里喷洒杀虫剂。只要杀虫剂含量在950ppm以下,都不会对脊椎动物有毒害作用。然而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大量食鱼鸟死在湖中。根据下表(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湖中生物体内杀虫剂含量,左图)和能量金字塔(右图),分析错误的是( )
生物 | 杀虫剂含量(ppm) |
浮游植物 | 1 |
浮游动物 | 10 |
鱼 | 100 |
食鱼鸟 | 1000 |

A . 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是生产者,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消费者
B .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食鱼鸟等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 . 由能量金字塔可推断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D . 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在食鱼鸟体内积累过多,导致食鱼鸟死在湖中
21、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 . 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
B . 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物像被放大50倍
C .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D . 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少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
A . 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
B .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C . 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
D .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23、一粒玉米种子长成一株玉米植株,主要是由于( )
A . 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B . 细胞分化
C . 细胞生长
D . 细胞分裂
24、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 草履虫
B . 蚂蚁
C . 蚯蚓
D . 人
25、北京延庆区在修建2022年冬奥会雪道等运动设施过程中,对区域内珍贵的树种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和移栽利用,这体现出北京冬奥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举措和信心。移栽时根部总是带有土团,其主要原因是( )
A . 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
B . 减少土壤无机盐的丢失
C . 有利于幼苗根的呼吸
D . 防止幼苗出现萎蔫现象
26、把煮熟的稻谷种到地里,一定不会发芽是因为( )
A . 种子的胚已经破坏
B . 土壤不够潮湿
C . 土壤温度太低
D . 阳光不够充分
27、植物无土栽培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植物能从培养液里获得充足的( )
A . 水分、无机盐
B . 氧气、无机盐
C . 水分、氧气
D . 有机物、无机物
28、谜语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白胖子指的是花生的( )
A . 果实
B . 种子
C . 胚
D . 子叶
2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的“锄禾”有利于植物体的( )
A . 蒸腾作用
B . 吸收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光合作用
30、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2、3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 . 4、6为营养组织,能制造有机物
C . 5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 . 1为气孔,是植物气体进出的“门户”
31、在“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如果用黑色的“M”形纸片遮挡叶片,经光照、脱色、碘液染色后,实验结果是( )
A . “M”呈黄白色
B . “M”呈蓝色
C . “M”呈绿色
D . “M”呈黑色
32、“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新疆瓜果普遍含糖量高,食之甘甜如饴,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其合理的解释是( )
A . 新疆地区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瓜果的有机物含量高
B . 新疆广大地区的土壤里有特殊无机物,能使瓜果甘甜
C . 新疆白天日照强,温度高,蒸腾作用旺盛,瓜果水分相对较少,因此甘甜
D . 新疆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从而使瓜果最终积累的有机物较多
33、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 名称 | 操作 | 目的 |
A | 观察草履虫 | 在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 限制草履虫的快速运动 |
B |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漱净口腔 | 去除口腔中的杂质 |
C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 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 减小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
D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将撕下的内表皮用镊子展平 | 避免出现气泡 |
A . A
B . B
C . C
D . D
34、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
B . 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
C .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 . 以上三项都是
35、2 月 2 日是世界湿地日. 我国目前有 22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就是一个著名的湿地公园.那么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 . 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地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 .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 . 湿地是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D . 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作用增强。
(2)请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3)取玻罩内的植物叶片,使用隔水加热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光合作用可以合成。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作用。
(5)1公顷树林的叶片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说明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起重要作用。
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玻璃杯中的不同位置固定6张透水的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胚),加入凉开水至下层到水刚好接触到中层种子的滤网(如图)。请分析回答:
(1)小麦种子结构中,是新植物的幼体,由此作出的假设是:切除该结构,种子就不能萌发,用②和进行对照可验证该假设。
(2)用①、②两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3)用②、③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为。
(4)若①﹣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
(5)每组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图甲是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部分过程图,图乙是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图丙是观察某植物组织时的视野及使用的显微镜,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填字母)。步骤 b 过程滴加的液体是。
(2)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甲图中(填字母)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3)番茄果肉属于乙图结构层次中的(填字母)。
(4)丙图左侧是显微镜下观察植物某组织时的视野,若想更加仔细地观察结构2,应先将玻片向移动,将结构2调至视野中央,再转动显微镜的换用高倍镜。
2、下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图中序号, _____上填写文字)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的花的结构中,属于雌蕊结构的有[3]、[]和[]。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传粉方式为传粉。
(3)图二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9]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示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是由图一中的[6]发育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