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5小题)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体表被毛,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
B . 胎生可以提高产仔数量
C . 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
D .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2、
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 .
B .
C .
D .




3、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 . 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 . 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 . 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帮助植物传粉
C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5、下列生物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 珊瑚虫
B . 涡虫
C . 蛔虫
D . 蝗虫
6、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可能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钉螺分别属于( )
A . 线形动物、软体动物
B .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C .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
D .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7、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
A . 钩虫、绦虫
B . 丝虫、钩虫
C . 华枝睾吸虫、绦虫
D . 华枝睾吸虫、线虫
8、下列属于蚯蚓与蝗虫的共同特征是( )
A . 体表有外骨骼
B . 靠刚毛辅助运动
C . 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D . 身体分节
9、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 . 都有贝壳
C . 运动器官是足
D . 身体柔软
10、关于以下四种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 . 都是昆虫
C . 体表都有外骨骼
D . 都是节肢动物
11、海马体内有脊柱,用鳃呼吸,靠鳍协调游泳,下列动物中与海马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 海葵
B . 海豚
C . 章鱼
D . 带鱼
12、鳄鱼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②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壳⑤有脊柱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⑤
13、鸟类的下列特征中,与适应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 .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 . 胸肌发达
C . 体温恒定
D . 前肢变成翼
14、关于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山雀体温恒定,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B . 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 . 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 . 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
15、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②是骨骼肌
B . 结构③能分泌滑液
C . 结构①和④分别是关节窝、关节头
D . 结构⑤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1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B .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C . 动物的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D . 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17、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老马识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 .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属于学习行为
C .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 .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18、下列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
A . 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 . 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 . 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D . 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19、下列关于“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用手移动木条
B . 取同一蚁穴的蚂蚁进行实验
C . 木条的长短、粗细应一样
D . 实验时蚂蚁应处于饥饿状态
20、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是模拟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的,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的研发技术属于( )
A . 克隆
B . 仿生
C . 转基因
D . 生物防治
21、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存不需要( )
A . 氧气
B . 水分
C . 有机物
D . 适宜的温度
22、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菌随处肉眼可见
B . 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 . 细菌都含有叶绿体
D . 所有细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3、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下列有关真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都是多细胞生物
B . 通过分裂繁殖
C . 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D . 都是原核生物
24、下列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③可用来制面包或酒
B . 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 . 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②③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5、下列细菌中,获得营养的生活方式与其他三种细菌不同的是( )
A . 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
B . 甲烷菌利用有机物产生沼气
C . 枯草杆菌使水果腐烂
D . 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26、下列食品的制作都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 . 面包、火腿肠
B . 鲜奶、甜面酱
C . 酸奶、醋
D . 酱油、豆腐
27、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保存食品。将新鲜蘑菇制成干蘑菇采用的保存方法是( )
A . 低温冷藏
B . 真空包装
C . 脱水法
D . 添加防腐剂
28、下列有关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抗生素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B . 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不大
C . 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 . 所有抗生素都可自行购买使用
29、在用酵母菌进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 .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B .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 .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30、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下列有关绿脓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细菌
B . 是细菌病毒
C . 能独立生活
D . 是单细胞生物
31、下列四种植物中,属于能开花结果的绿色植物的是( )
A . 紫菜
B . 菊
C . 肾蕨
D . 水杉
32、根据图所示的狗、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 . 猫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
C . 豹与猫的亲缘关系最远
D . 豹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远
33、大熊猫的学名是Ailuropoda melanoleuca,其中Ailuropoda和melanoleuca分别表示( )
A . 种名、属名
B . 属名、种名
C . 种名、科名
D . 科名、种名
3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杂交水稻的产生利用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D .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5、下列不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
A . 森林面积减少
B . 生活环境污染
C . 外来物种入侵
D . 生物的自然死亡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图为水螅(甲)与涡虫的结构(乙)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刺细胞是水螅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水螅的[]处分布最多。而涡虫具有管状的[],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2)甲图中f是水螅的其长成小水螅后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3)水螅属于动物,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对称。
(4)水螅和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2、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的结构简单,主要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远远大于其他动物,这主要是因为昆虫具有两对用于飞行。
(3)鲫鱼的身体呈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4)观察D图,家鸽在飞翔时,需消耗大量的氧气,除了利用[] 进行气体交换外,还有气囊辅助呼吸。
(5)观察E图,兔的牙齿分化,有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的[]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3、学习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生物类型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对“葫芦藓、海带、流感病毒、大肠杆菌、蘑菇、玉米、花生、油松、牛”这9种生物进行分类,构建了分类检索表(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他们建立的检索表,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4],[6],[9]。
(2)该小组在A处和B处将生物进行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3)流感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2]所代表的生物通过生殖:[3]所代表的生物通过生殖。
(4)小麦与序号所代表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银杏与序号所代表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填数字)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A所示动作为(填“屈肘”或“伸肘”),在此过程中,图A中的[①]处于状态。
(2)当小明将哑铃平举时,会感到胳膊特别累,此时②处于状态。
(3)骨骼肌中的连接在不同的骨上,牵拉骨从而产生运动。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是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恒温培养 B.接种 C.配制培养基 D.高温灭菌、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接种过程实验设计思路如下:洗手前,将某一手指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1号培养皿;洗手后将同一手指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2号培养皿;设置空白3号培养皿。3号培养皿的作用是。
(4)观察时,发现1号、2号两个培养皿上有些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菌落。
(5)几天后观察发现,1号培养皿中菌落的种类和数量远比2号培养皿多,该小组得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