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第六片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 )
A . 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 . 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C . 转基因食品
D . 反季节蔬菜
2、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细胞核
D . 线粒体和叶绿体
3、下列种子萌发的条件中,属于自身条件的是( )
A . 完整有生命力的胚
B . 足够的水分
C . 充足的空气
D . 适宜的温度
4、“山上多种树,赛过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的谚语,说明森林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
A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C . 净化空气,杀灭细菌
D . 绿化环境,消除污染
5、“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郑州市市民李广利先生正式领到了我国第一张18个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你认为李广利先生这张身份证上的18个位点的信息主要来自他体细胞的哪一结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壁
D . 细胞核
6、月球环境恶劣,是生命的禁区。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叶”的桂冠,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 适量的土壤
B . 适宜的温度
C . 一定的水分
D . 充足的空气
7、如图中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子,乙发育成一粒南瓜子,葵花子和南瓜子分别是( )
A . 果实、果实
B . 种子、果实
C . 种子、种子
D . 果实、种子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 生活需要营养
C . 生长和繁殖
D . 遗传和变异
9、晚上不要把许多植物安放在卧室里,如果卧室里的绿色植物过多空气中将( )
A .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 . 氧气含量增多
C .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D . 有毒气体增多
10、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馒头上长出的“黑毛”
B . 新型冠状病毒
C . 弹钢琴的机器人
D . 蝗虫
11、“鱼儿离不开水”经常出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中。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生物不依赖环境
12、酒泉盛产玉米,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A . 杂草与玉米互相促进生长的结果
B . 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的生长
C . 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D . 杂草和玉米相互竞争,争夺营养物质
13、图①、②为两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的
B . 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 . ①②都具有细胞结构
D . ①②的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
14、关于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B . 所有细胞均有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C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 . 活细胞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5、“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是由于细胞 的结果。( )
A . 生长
B . 分裂
C . 分化
D . 癌变
16、草履虫与呼吸相关的结构是( )
A . 表膜
B . 伸缩泡
C . 食物泡
D . 胞肛
17、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 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和子叶组成
B . 种子中的子叶发育成叶,胚芽发育成芽,胚轴发育成茎,胚根发育成根
C . 根部伸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
D . 根部伸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18、一朵桃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
A . 雄蕊
B . 雌蕊
C . 雄蕊和雌蕊
D . 花瓣
19、敦煌的李广杏甘甜可口,李广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20、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 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 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 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21、下列关于植物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B . 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
C . 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
D . 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散失
22、“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一样粗,这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
A . 髓
B . 韧皮部
C . 形成层
D . 木质部
23、为了提高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我们常采取的措施有( )
①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大棚内移栽时增大昼夜温差 ④尽量带土移栽 ⑤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⑤
C . ①②③⑤④
D . ①②③⑤
24、从“狮子吃羊、羊吃草”这一事实可以看出,狮子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 狮子
B . 羊
C . 草
D . 阳光
25、月季与青蛙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具备(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我们把研究 和 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2、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 和 有关.
3、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4、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是和.
5、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称为。
6、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依次为树皮、、和髓。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有一次小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华觉得很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 地方培养,把乙放在 地方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2、小明准备做“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为植物细胞。
(2)在丙图的显微镜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有(填写序号)。
(3)观察临时装片时应首先选用(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如果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此时视野光线变(暗/亮),细胞数目变。
(4)假如小明已经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图甲所示的细胞,想要使物象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⑦。
(5)假如小明观察到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移动。
(6)图乙中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7)甲、乙细胞结构的区别是,甲细胞没有(至少说出两条区别)。
(8)在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和。
3、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叶、芽的纵切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认真分析甲、乙两图,其中图甲中的①和②分别来源于图乙中(填序号)。如果将图甲中的③结构取下进行纵切、观察,那么该结构的纵剖面图与图 相似。
(2)图丁表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
(3)图丙是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图戊是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图丙是由图戊中的[]发育而成的。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是不同的,在玉米、油菜等植物的开花结果时期,应多施加含有成分的肥料。
(4)玉米果穗上常有缺粒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开花时期不足引起的。
(5)将大米播撒在土壤中,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不能萌发,主要原因是。
4、如图是某树叶的外形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2)图甲中若①为二氧化碳,②为,则可表示叶片内进行了光合作用;若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则可表示叶片内进行了;若②为水,则可表示叶片发生了。
(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需将乙图植物提前放在黑暗处24小时,其目的是。
(5)实验结果: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的叶片为(填“a”或“b”),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5、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 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3)上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