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血液的成分中具有运输功能是
①血浆 ②白细胞 ③血小板 ④红细胞
①血浆 ②白细胞 ③血小板 ④红细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2、患感冒时,常感觉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
A . 鼻黏膜分泌的粘液过多
B . 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过多
C . 鼻粘膜充血肿胀
D . 声带充血肿胀
3、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
A . 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 .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 .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4、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认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 . 婴儿期
B . 青年期
C . 青春期
D . 中年期
5、下列哪种血管的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
A . 四肢动脉
B . 毛细血管
C . 四肢静脉
D . 与毛细血管相通的动脉
6、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
A . 唾液和胃液
B . 唾液和肠液
C . 肠液和胆汁
D . 肠液和胰液
7、有人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他最需要的食物是( )
A . 鸡蛋
B . 牛奶
C . 带鱼
D . 猪肝
8、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 . 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 . 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 . 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 . 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9、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 . 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B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 .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0、2017年是怀柔区创办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关键一年,为了增强师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区教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宣传工作。下列日常生活中具备食品安全意识的正确做法是( )
A . 袋装食品尽管过期但没霉变仍可食用
B . 随便采食野生蘑菇
C . 马铃薯发芽了仍可以食用
D . 桶装水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毕
11、人体吸收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
A . 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 .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 .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 . 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12、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 . 血液
B . 肺泡
C . 细胞
D . 气管
13、经研究得知,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 .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B . 人比类人猿高等
C . 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
D . 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14、女性产生卵细胞、男性产生精子器官分别是( )
A . 卵巢、睾丸
B . 子宫、输精管
C . 输卵管、睾丸
D . 卵巢、前列腺
15、在怀孕时,母亲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 . 胚盘
B . 卵黄
C . 胎盘
D . 羊水
16、下列有关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要以正确的心理对待遗精或月经现象
B . 以特别的方式向家长或老师询问,求得指导帮助
C . 要知道性知识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
D . 出现遗精或月经现象是一种倒霉的现象
17、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 .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B . 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C . 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糖类
D . 维生素、糖.蛋白质
18、下面是给佝偻病小儿开的药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 )
A . 钙片,生长激素
B . 钙片、鱼肝油
C . 钙片、葡萄糖
D . 钙片、水果
19、一位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个是它正确的“旅行” 路线( )
A .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 . 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C .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 . 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20、某人患胆结石切除了胆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哪一类物质的消化受 到的影响最大?( )
A . 淀粉
B . 麦芽糖
C . 蛋白质
D . 脂肪
21、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是因为鼻黏膜( )
A . 杀死细菌
B . 黏膜中嗅细胞可以辨别有害气体
C . 黏住细菌
D . 可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22、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
A . 甲吸气、乙呼气
B . 甲呼气、乙吸气
C . 甲、乙都吸气
D . 甲、乙都呼气
23、人做吞咽动作时,为避免食物进入肺,下列哪一结构能将气管口盖住?( )
A . 扁桃体
B . 环状软骨
C . “C”型软骨
D . 会厌软骨
24、小华从横县到西藏拉萨后,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
A . 温度太低,保暖不足
B . 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 . 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
D .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减少
25、小红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也不能给小红输血,爸爸、妈妈、小红的血型可能是( )
A . O型、AB型、B型
B . O型、A型、B型
C . AB型、O型、B型
D . AB型、O型、A型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很困感,请你参照下图,利用所学知识为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填名称),A和B结合的场所是图2中的(填名称)。
(2)图1中的C不断进行细胞,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图2中的上,并附着在此,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图3中的(填名称)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2、图1表示为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图解,其中,字母代表消化酶,数字代表淀粉消化过程中的各种产物,图2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请认真分析图解,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嚼馒头有甜味的原因是淀粉被a消化酶分解为[①];[②]是淀粉消化后的产物。
(2)图1中的a消化酶由图2中[①]分泌产生,b消化酶存在于(填标号)所分泌的消化液中。
(3)图2中[③]代表的器官产生的消化酶能分解的物质是;[④]处的消化液除了来自自身的消化腺外,还来自(填标号)处。
(4)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如图1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2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曲线段(用字母表示);BC段的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化是,AB段的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状态。
(2)图2中[2]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作用实现的。
(3)图2中[1]过程表示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完成的。
(4)组织细胞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由运送,最后由系统排出体外。
4、小刘同学在“五一”长假期间,大部分时间泡在人声嘈杂、卫生条件极差的娱乐场所,后来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医院诊断他患上了流行性腮腺炎,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 No. 0023677 姓名 刘** 性别 男 年龄 16 |
||
化验项目 |
测定值 |
正常参考值 |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 白) PLT(血小板) |
4.8×1012/L 18×109/L 85g/L 210×109/L |
男:(4.5-5.5)×1012/L 男:(4-10)×109/L 男:120-160g/L 男:(100-300)×109/L |
分析回答:
(1)从表的测定值可以发现血细胞数量的问题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细胞体积大,数量比较少、(填有或无)细胞核。
(2)从表的测定值还可以判断小刘同学可能患病,如果你是医生,你建议他多吃食物。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清明节假期,他做了如下实验:
I: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II: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做如下处理:(如图)。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
(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消化作用。
(3)实验D过程中,[2]号试管中颜色,原因是。
(4)实验过程保持37°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