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4 眼球与视觉的形成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人们把眼睛比喻为自动相机,下列具有胶卷功能的结构是(   )

A . 脉络膜 B . 视网膜 C . 虹膜 D . 角膜
2、如图表示某男孩在12秒内的4种不同视觉状况下(P:近距离的看书;Q:极目远眺;R:注视远处飞来的足球;S:注视自己脚下的足球飞向远方)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据图推断,下表中哪一种组合是正确的(表中数据的单位为秒)(  )

A . 选A B . 选B C . 选C D . 选D
3、某同学视力正常,风筝从他面前起飞后,在他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风筝的过程中,眼内晶状体曲度和瞳孔的变化情况(     )
A . B . C . D .
4、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为:红灯反射光→“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则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

图片_x0020_1048936984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⑥→⑤ C . ④→⑤→⑥→③→②→① D . ①→②→③→⑥→⑤→④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光线到视觉形成过程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 . 声波到听觉形成过程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C . 近视眼患者看近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D .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6、线上学习同学们每天看电脑上课的间隙,还要注意预防近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角膜 B .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角 C . 患近视眼后,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 . 在适度的光线下学习或远眺能保护视力
7、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电脑、手机或是电视收看老师的在线直播,下列对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B . 听觉的感受器是前庭 C . 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解后记录笔记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 . 在线学习期间同学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
8、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眼球内能够形成视觉 B . 鼻腔上端粘膜有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 C . 舌能够辨别酸、甜、苦、咸 D . 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等刺激
9、黄种人的眼呈现黑色,白种人的眼呈现蓝色,是因为眼球内(   )的色素有差异。
A . 角膜 B . 巩膜 C . 视网膜 D . 虹膜
10、当你从黑暗的房间走到明亮的室外时,瞳孔的变化是(   )
A . 由大变小 B . 由小变大 C . 无明显变化 D . 无法判断
11、眼球中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的结构是(   )
A . 角膜 B . 巩膜 C . 视网膜 D . 脉络膜
12、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瞳孔的放大与缩小能够控制进入瞳孔的光量。当你从较暗的室内走到明亮的室外时瞳孔的变化是(   )
A . 不发生改变 B . 由小变大 C . 由大变小 D . 无法判断
13、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1]表示听觉感受器,其位于耳的耳蜗内 B .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 . 听到地震警报声后同学们迅速逃生,这属于简单反射 D . 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14、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3]瞳孔大小能改变 B . 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 . 结构[6]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 . 结构[2]角膜是无色透明的
15、在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 巩膜、耳蜗 B . 角膜、听觉中枢 C . 视网膜、听觉中枢 D . 视网膜、耳蜗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同学模拟眼球成像原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成像实验中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      ]      ,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      
(2)模拟实验中,调节并固定蜡烛、白纸板、透镜的位置后,此时可在白纸板上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说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的像.
(3)在蜡烛、透镜、白纸板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换上焦距稍大的透镜,发现蜡烛

倒像由清晰变得模糊了,若要使像恢复清晰,可将白纸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相当于人眼观察      处的物体.由此而得出:眼睛是通过调节      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4)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种眼睛可以配戴      加以矫正.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如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      的折射,在[      ]      上形成缩小      的物像。
(2)人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那么瞳孔相当于显微镜中哪一构造?      (供选答案: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镜座)
(3)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晶状体过度      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      透镜加以矫正。
(4)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这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      传递到      的特定区域产生视觉。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

①人从漆黑的电影院走出来时,[2]瞳孔由      (填大变小或小变大)。看物体时,在[      ]      位置形成物像,在      形成视觉。

②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会导致[      ]      的曲度变大,久而久之,形成近视眼。

(2)图乙为肾单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①每个肾单位由﹝            、[4]肾小囊和[5]肾小管三个部分组成。

②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

③健康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      

3、眼是人体最精密的感觉器官,外界信息主要由眼睛获得。下图表示人遇到危险时的一种逃避反射,请据图回答:

(1)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能够调节[]的曲度,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上。
(2)视觉感受器是[] ,功能是感受刺激后,产生。该反射类型属于反射。
(3)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人体内分泌增多,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人体反应更加灵敏。请写出看到危险后迅速跑开的反射
(4)呼吸与心跳都能够自动、有节律地活动,而呼吸还受到意识控制,这说明呼吸中枢不仅存在,还受的控制。
4、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眼球的结构密切相关。请结合图回答:

 

(1)亚洲人的眼睛是黑色的,这实际上是[]的颜色,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上是[]
(2)正常的眼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 的调节作用,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等,容易使其调节 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镜加以矫正。
(3)从暗室走到阳光下,[]会发生现象。
(4)你能看到远处有一裸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传到而形成视觉。
(5)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发生病变。
5、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学习,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即将结业。通过不断学习和动手实验,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如下图中,甲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为人体眼球结构模式图。请结合两图及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用的是清水,但观察到的细胞都能保持正常形状。这主要是中图中[]起到的支持作用。
(2)染色后,细胞各基本结构颜色深浅不同,你会发现甲图中[]着色最深,其原因是里面有
(3)能观察到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是通过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使清晰的物像落在了乙、图中眼球的[]上,刺激上面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了视觉。
(4)患近视的小明担心看不清显微镜中的物像,一直不敢摘掉眼镜。根据你现在的知识和经验知道:一般近视患者摘掉眼镜后,(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物像。
(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外面都有核膜包被,与细胞质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这样的细胞称为细胞。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4 眼球与视觉的形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