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20.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①中若甲的数量增多,短时间内乙的数量也会增多 B . 图②中食物链为:丙→乙→甲→丁 C . 图③中若没有了甲则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 D . 若丁体重为10千克,则至少需要100千克的甲
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3、正常情况下,如果用图形表示兔数量的变化,下列哪一个图形是正确的?(    )
A . B . C . D .
4、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 . 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 . 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
5、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雨有所增加,导致植被面积扩大,食草昆虫增多,对这一现象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 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合成总量增加 C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D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
6、如图,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7、公园周围生活着许多植物,还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从探究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完成了物质循环 B . 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 . 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D . 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8、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11009777

A . 生物丙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生物乙 C . 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将增加 D . 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乙→甲→丁→丙
9、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B . 甲能进行光合作用,乙能进行呼吸作用 C . 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 . 甲表示生产者、乙丙表示不同级别消费者
10、下列哪一项描述的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自然景观(   )
A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 风劲百草折,沙埋树梢平 D . 两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1、关于生态平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不变 B . 生态系统要维持平衡,一定要有人类的参与和调控 C . 生态平衡指各种生物之间的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和非生物因素无关 D .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2、海葵(a)有毒刺,保护小丑鱼(b)不受其他鱼类攻击,小丑鱼吃海葵消化完的残渣,协助其清理身上的寄生虫,赶走海葵的天敌。随着时间推移,两种生物数量变化可表示为(  )
A . 图片_x0020_100006 B . 图片_x0020_100007 C . 图片_x0020_100008 D . 图片_x0020_100009
13、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人们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花草树木,谱写出许多名篇佳句。下列诗句中与农田生态系统有关的是(   )
A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B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4、在一片草原上生长着羊和狼,如果由于天敌的引入导致狼的数量骤减,不考虑其它因素,则羊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条曲线表示(    )
A . B . C . D .
15、如果大量捕杀青蛙和鸟,结果虫灾发生,粮食减产。其原因是(    )
A . 环境污染 B . 消费者减少 C . 生产者增多 D . 食物链被破坏
16、下列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
A . 无机环境 B . 气候环境 C . 生物物种和数量 D . 地理位置
17、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取食情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青蛙

蜘蛛

昆虫

田鼠

取食的食物

田鼠、青蛙

昆虫、蜘蛛

昆虫

水稻

水稻

A . 田鼠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 B . 若蜘蛛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受影响 C . 青蛙与昆虫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 . 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写出3条食物链
18、下列哪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湖泊生态系统
19、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城市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20、享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湿地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海洋生态系统
21、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湿地生态系统 B . 沙漠生态系统 C . 城市生态系统 D . 农田生态系统
22、植物种类丰富,叶片终年常绿,全年都有植物开花的植被类型是(  )
A . 落叶阔叶林 B . 常绿阔叶林 C . 针叶林 D . 热带雨林
23、在“水稻→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最终造成的后果是(   )
A . 水稻减产 B . 水稻增产 C . 虫的数量减少 D . 虫和水稻的数量都会减少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 .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C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所以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D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5、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内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图乙中曲线B表示该食物链中丙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最可能代表鹰的是乙 B . 短期内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丁的数量增加 C . 曲线A代表的是可被丙捕食的某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情况 D . 图甲中的四种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在一片草原上,为了保护野兔,将狐狸杀绝是最好的办法.
A . 正确 B . 错误
2、生物种类多,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3、生态农业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是实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A . 正确 B . 错误
4、生态农业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它的稳定依赖于人的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5、由于农药的使用,青蛙、蟾蜍大量死亡,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A . 正确 B . 错误
6、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A . 正确 B . 错误
7、地球上存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生存环境和生物种类各不相同,所以各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A . 正确 B . 错误
8、所有生物的生存只需要阳光,空气和营养物质。
A . 正确 B . 错误
9、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
A . 正确 B . 错误
10、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2小题)

1、请将下列生物与其生活的生态系统相对应连线:

珊瑚虫             A.深林生态系统

北极狐             B.沙漠生态系统

白桦树            C.海洋生态系统

仙人掌            D.极地生态系统

2、连线

图片_x0020_100003

四、综合题(共4小题)

1、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它通过生理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2、根据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回答问题。

(1)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将图中的生物部分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2)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其中的个体数量最多。
(3)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需加的成分有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
3、综合应用。

202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一湿地滋润生命”。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图是某地建立的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体的新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外还应该有
(2)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能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其中,根尖区吸收的水分,大部分又通过作用散失到体外,这一生理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而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则含有大量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
(3)如果上图排入的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则该生态系统中体内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4)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主要扮演的角色,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如果大量污水排入湿地,会导致藻类大量爆发,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虾等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当藻类刚爆发时,为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个即可)。
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生物3虽然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很相似,但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2)野兔的体色大多是与环境接近的带麻点的颜色,不易被天敌发现。这体现生物对环境的
(3)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实现的。
(4)生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A(一种气体)和B(水和无机盐),它们都能被植物体再利用,A和B从外界进入植物体的主要途径能否对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20.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