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东北三省有很多称呼,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林海雪原”
B . “北大仓”
C .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D . “鱼米之乡”
2、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 . 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 大力冶炼钢铁
D . 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酸菜是东北人喜爱的传统菜肴。下列对东北人喜食酸菜的自然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适合酸菜种植
B . 东北冬季寒冷漫长,新鲜蔬菜很难贮藏
C . 东北水质碱性较大,适合腌制酸菜
D .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潮湿,腌制酸菜易于贮藏
4、第十二届全运会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其中大连市是主要分赛区。大连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
A . 石油加工工业
B . 机械工业
C . 煤炭工业
D . 钢铁工业
5、下列城市适合发展船舶制造业的是( )
A . 沈阳
B . 鞍山
C . 大连
D . 哈尔滨
6、东北工业基地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因为具有丰富的( )
A . 水力资源
B . 森林资源
C . 铝、铜等有色金属资源
D . 煤、铁、石油等资源
7、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营养成分含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热量充足
B . 降水丰沛
C . 生长期长
D . 地势平坦
8、在东北三省的黑土地上,农作物的熟制是( )
A . 一年一熟
B . 一年二熟
C . 一年三熟
D . 两年三熟
9、我国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河流
B . 气候
C . 地形
D . 土壤
10、下列与东北地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城市密集,多沿河、沿海分布
B . 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
C . 中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
D .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11、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A . 春小麦、棉花、大豆
B . 冬小麦、玉米、大豆
C . 冬小麦、棉花、花生
D . 春小麦、玉米、大豆
12、下图所示区域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 . 甲地一石油工业
B . 乙地一种植业
C . 丙地一林业
D . 丁地一畜牧业
13、下列对东北三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 . “红土地”分布广
C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D . 是干旱的宝地
14、读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小题。
(1)图中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
(1)
(1)
A . 小麦
B . 玉米
C . 水稻
D . 大豆
(2)图中乙地是三江平原,它分布着亚洲最大的( )
(2)
(2)
A . 草地
B . 林地
C . 沼泽地
D . 冻土地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是( )
①东北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较少
④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便于快速收割
(3)
A . ①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5、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于( )
A . 河港优良
B . 邻国众多
C . 粮食产量大
D . 矿产资源丰富
16、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8亿吨,已连续5年超过6亿吨。下图为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量大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2)
A . 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
B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 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D . 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垦湿地和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③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3)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
读“东北三省”图,回答
(1)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其铁路线名称是 。
(2)图中①代表的是 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湿地具有 、 等作用(两点)。
(3)①地曾经是沼泽遍地的、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 的“米粮仓”。请简要说明①地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① ;②、
(4)图中②是 工业基地。主要以 工业为主。
(5)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由于 、 等原因(至少写两点)其经济发展出现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