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 中国的河流-黄河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夯实(共10小题)

1、黄河流域除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外,近年来又出现了哪些问题(   )
A . 新的冲积平原   B . 河流改道   C . 断流、水污染 D . “地上河”消失
2、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A      山脉,注入B      
(2)流经地形区:F      平原;G      平原
(3)支流:C      ;D      
(4)分界点:H      ;J      
(5)水电站:⑥      ;⑦      
(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在      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
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 . 加固黄河大堤 B . 在黄河下游挖沙 C . 加大用水量,使水量减少 D . 中游治沙
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是指(    )
A . 唐古拉山脉,东海 B . 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C . 昆仑山脉,渤海 D . 天山,黄海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
A . 长江下游的景观 B . 黄河下游的景观 C . 珠江下游的景观 D . 黄河中游的景观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形成的“地上河”的河段是(      )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D . 中下游河段
7、黄河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对其进行治理的措施是(    )
A . 保持水土,控制水土流失 B . 裁弯取直,综合整治航道 C . 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D . 采沙挖沙,降低河床高度
8、对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东海 B . 上游为“地上河” C .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 . 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
9、黄河下游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A . 土地荒漠化 B . “地上河”决堤 C . 水土流失 D . 洪涝
10、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 . 支流少,水灾频发 B . 流量大,含沙量大 C . 河道直,流速快 D .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二、提高特训(共7小题)

1、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数据分析】读表,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升高或降低),易发生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下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2、读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和表“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86

1820

1514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

(1)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1)
A . 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 . 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 . 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 . 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2)
A . 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B . 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 C .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 D . 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
3、下图是黄河流域部分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 B . ②山脉是晋与鲁两省的分界线 C . ③高原地表平坦,但植被缺失 D . 碉房是③高原上传统民居
(2)关于黄河干流不同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a处位于内蒙古高原,c处位于黄土高原 B . a,c都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 . b河段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 D . d河段河宽水深,航运发达
4、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越往南方,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段分别是“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在此黄河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 ) (1)
A . 航运 B . 发电 C . 养殖 D . 灌溉
(2)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别很大,下图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2)
A . B . C . D .
5、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图,黄河凌汛易形成的河段可能是(    ) (1)
A . ①和②河段 B . ①和④河段 C . ②和③河段 D . ②和④河段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2)
A . ①河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B . ②河段加固黄河大堤 C . ③河段黄土高原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D . ④河段疏浚河道
6、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图乙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

A . ①河段 B . ②河段 C . ③河段 D . ④河段
7、读图,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地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处 B . 乙地可以大面积种植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C . 丙地的河口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 D . 丁河段水量少,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三、中考演练(共3小题)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目前多种“疾病”缠身,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与母亲河“脚肿”密切相关的是(    ) (1)
A . “大量脱发” B . 梯级水电站 C . “动脉阻塞” D . “腹泻”
(2)关于“母亲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发源于青藏高原,曲折东流注入东海 B .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 全长5000多千米,长度居我国第二位 D . 下游河宽水深,航运价值大
2、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截止到2015年,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最大的站点及所在河段是(    ) (1)
A . 头道拐站  上游河段 B . 潼关站  中游河段 C . 小浪底站  中游河段 D . 利津站  下游河段
(2)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2)
A . 上游引黄灌溉范围的扩大 B . 上中游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 C . 中游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D . 下游建筑用沙量的急剧增加
3、  2019年4月1日12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进入全域禁渔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各河段皆无结冰期 B . ①河段含沙量剧增 C . 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 . ③河段已成为“地上河”
(2)下列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2)
A . 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 . 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C . 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 . 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 中国的河流-黄河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