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     )。

A . B . C . D .
2、下列山脉是太行山脉的是(     )
A . B . C . D .
3、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数量居前两位的民族依次是(    )
A . 壮族和苗族 B . 壮族和藏族 C . 汉族和彝族 D . 汉族和壮族
4、我国民族的数量是(   )
A . 34个 B . 55个 C . 56个 D . 23个
5、读图,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指(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6、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 . 是一个岛国 C . 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D . 地跨寒、温、热三带
7、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 . 最北端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最东端一台湾省 C . 最南端一海南省 D . 最西端一西藏自治区
8、图中反映我国地势阶梯特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 )
A . 平原 B . 山区 C . 盆地 D . 山脉
10、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 C . 高原山地气候 D . 寒带气候
11、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位于(  )
A . 吐鲁番盆地 B . 海口 C . 台湾 D . 四川盆地
12、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几个温度带(  )
A . 5个 B . 3个 C . 4个 D . 2个
13、我国干旱区年降水量在(  )
A . 100毫米以下 B . 200毫米以下 C . 400-800毫米之间 D . 800毫米以上
14、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  )
A . 秦岭一淮河一线 B . 腾冲一漠河一线 C . 长江一线 D . 黄河一线
15、不同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水果产自热带的是(  )
A . 苹果 B . C . 椰子 D . 柑橘
16、下列河流干流中,没有结冰期的是(  )
A . 黑龙江 B . 长江 C . 黄河 D . 松花江
1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台风灾害--东南沿海地区 B . 干旱灾害--青藏高原 C . 洪涝灾害--西北 D . 泥石流灾害--东北平原
18、夏季我市常有强降雨和大风天气,正确避险方法是(    )
A . 跑到室外空旷地带 B . 快速进入室内,紧闭门窗。 C . 躲到大树下,紧抱树干 D . 躲到床下,用被子盖头。
19、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阳光②石油③煤炭④水⑤土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④⑤
20、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
A . 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B . 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 C . 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 D . 在耕地上大量建设高楼大厦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新疆北部      
2、在我国的大江大河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
3、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4、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的空间。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土地类型②是以 (“水田”或“旱地”)为主的耕地,其中①的分布与图乙中的区分布较吻合。②的分布与图乙中的区分布较吻合。
(2)图甲中,土地类型③为,其天然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南的
(3)土地类型④为,该类型与图乙中的区分布较吻合。
(4)土地类型⑤为通常的土地。(填“可利用”或“难以利用”)
(5)图乙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淮河一线一致。
2、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地夏季气温的共同点是
(2)b、c两地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地,气温年较差小的是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b、c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4)c、d两地纬度大致相同,其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地,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b、e两地纬度大致相同,其中气温较低的是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加了7930万,平均每年净增739万人(瑞士的人口约为741万)。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人均的特征。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 (快、慢)。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