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11 人体的营养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图为某同学探究“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葡萄糖
B . 2号试管中的淀粉会被唾液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
C .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D . 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2、下列营养成分都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脂肪、无机盐
B . 维生素、无机盐
C . 蛋白质、维生素
D . 水、糖类
3、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B . 丙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C . 丁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内含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D .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乙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4、如图为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则图中剪刀可以代表( )
A . 胃液
B . 小肠
C . 牙齿
D . 消化酶
5、如图是比较花生仁、核桃仁中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进行比较的
B . 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 . 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
D .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6、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
A . 缺乏维生素A——患骨质疏松症
B . 缺乏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
C . 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患贫血症
D . 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
7、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中必须含有身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的重要原料但不能供能
B . 糖类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 . 机体内贮存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 . 幼年时期若机体缺钙易导致儿童患佝偻病
8、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黄豆 | 核桃仁 | 大米 |
质量(g) | 2 | 2 | 2 | 2 |
水(mL) | 50 | 50 | 50 | 50 |
温度.上升(℃) | 52.5 | 35.8 | 64.5 | 21.2 |
A . 花生仁
B . 黄豆
C . 核桃仁
D . 大米
9、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中不能体现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
A . 小肠约长5~6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
B . [1]和[2]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 . [2]中密布[3],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
D . [2]和[3]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10、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的咀嚼
B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需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
C .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测定反应速度实验中,读取抓住尺子时手指上缘的刻度
11、今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B . 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C . 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 . 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
12、营养专家建议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多吃一些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B . 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C . 蛋白质可贮存在人体内,作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 . 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3、长期以精米为主食的人可能会患脚气病的原因是身体缺乏(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
14、如图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脂肪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D
B . 曲线Ⅱ表示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C . 营养物质在E处被吸收的最多
D . D内含有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
15、下列关于青少年合理膳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食品中应尽量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提供足够的能量
B . 严格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品被污染,不吃不洁的食物
C . 防止暴饮暴食或限制饮食,防止偏食
D . 喜欢吃的食物要多吃,不喜欢吃的食物要少吃
16、某同学的早餐是:一块面包,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根油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些食物主要的消化场所是胃
B . 在这些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肝脏不参与消化
C . 这些食物消化的最终物质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D . 这次早餐主要的供能物质是蛋白质
17、健康的生活方式利于青少年茁壮成长。中学生的下列行为习惯你认 同的是( )
A . 经常吃肯德基、麦当劳等快
B . 饭后抓紧时间和同学踢足球
C . 成长的烦恼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
D . 玩手机受到老师批评愤然离校出走
18、下列关于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日三餐中,对谷类、薯类摄入量最多,对油、盐类摄入量最少
B . 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应严禁使用
C . 每日三餐以果蔬为主食,既可控制体重又不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D .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无农药、无肥料条件下种植、养殖的蔬菜、家禽
19、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生物学观点的是( )
A . 毛细血管管壁薄、管腔细、血流速度慢,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B .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C . 肺泡数目多壁薄,外面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D . 小肠壁的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20、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方剂优化组合而成,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 )
A . 肺
B . 胃
C . 食道
D . 小肠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图1是中共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事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内被消化(填代号)。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层食物(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图2中,[]分泌的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千千万万个最美逆行者奋斗在抗疫一线,护山河无恙、人民健康。人体的各器官系统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图中①﹣⑤代表逆行者王医生体内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王医生早餐食用了鸡蛋、牛奶、青菜和面包,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后,通过过程[]进入循环系统。
(2)每当有患者痊愈出院,王医生和同事们都会高兴地松口气。王医生在完成呼气动作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状态。经过程[①],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3)繁忙的工作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氧气经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实现的。
(4)由于工作强度过大,王医生出现尿量大增现象,尿检中发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出现异常。
(5)由图可知,人体通过等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黄豆 |
核桃仁 |
大米 |
质量/克 |
0.7 |
0.7 |
0.7 |
0.7 |
水/毫升 |
50 |
50 |
① |
50 |
温度上升/℃ |
2.2 |
1.4 |
3 |
1.1 |
(1)实验中,①应为 。
(2)测量花生种子燃烧放出热量时,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测定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花生种子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意见, 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 (填字母)。 (2)
A . 火焰熄灭时
B . 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C . 花生种子灰烬凉透时
(3)花生种子实际所含的能量应 (填“大于”或“小于”)测定的热量值,产生这一差 别的主要原因是 。
(4)表中温度上升值是测定重复了 3次后取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
碎屑适量、搅拌 |
碎屑适量、搅拌 |
馒头块适量、不搅拌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振荡后保温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不变蓝,另外两支试管都变蓝。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4)有的同学提出“除以上三支管外,还要设置第四支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这样设置(填“有”或“没有”)必要。
(5)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所以咀嚼馒头时能感觉到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