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一 无脊椎动物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A . 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 . 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 . 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 . 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2、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力发达,有一对单眼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蛔虫和蚯蚓分属不同的动物类群,下述各项特征,哪项是蚯蚓具有而蛔虫不具有的(  )
A . 身体细长 B . 身体呈两侧对称 C . 身体分节 D . 有口有肛门
4、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海洋腔肠动物②身体辐射对称   ③利用刺细胞捕获猎物       ④有口无肛门⑤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5、“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出自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句子。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关于血吸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B .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C . 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但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D . 血吸虫的雌,雄成虫在水中交配、产卵,并孵化成幼虫
6、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所有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 B . 有柔软的身体,大多用鳃进行呼吸 C . 有的软体动物有药用价值,如鲍鱼的贝壳 D . 河蚌、乌贼、海蜇都属于软体动物
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 水母 B . 水螅 C . 蛔虫 D . 珊瑚虫
8、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 体表有刺细胞 B . 有口无肛门 C .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 身体呈两侧对称
9、以下是蝴蝶、水螅、蜗虫、熊猫四种动物,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 B . C . D .
10、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一种线形动物。下列有关蛔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身体细长 B . 体表有角质层 C . 有口有肛门 D . 运动器官发达
11、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药品的原料来源于环节动物的是    (   )
A . 蛭素 B . 蟾酥 C . 海螵蛸 D . 蝉蜕
12、蛔虫和绦虫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
A . 有口无肛门 B . 运动器官发达 C . 生殖器官发达 D . 消化管结构复杂
13、蚯蚓、沙蚕等动物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
A . 身体分节 B . 体表有黏液 C . 体壁有刚毛 D . 肌肉发达
14、“章鱼哥”是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的动画角色,它与下面哪种“鱼”属于同一类生物(  )

A . 娃娃鱼 B . 鲨鱼 C . 鲍鱼 D . 甲鱼
15、在观察蚯蚓时,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标志是(  )
A . 体节 B . 刚毛 C . 环带 D . 环节
16、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主要目的是(   )
A . 防止蚯蚓窒息死亡 B .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C .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D . 防止蚯蚓体壁干裂
17、福建三明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新物种,以发现者的姓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如图)。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这应是一种( )

A . 爬行动物 B . 蜘蛛 C . 软体动物 D . 昆虫
18、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的特点是( )

①气门用于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

④身体不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9、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B . 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C . 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 D . 身体呈两侧对称,由多个体节构成
20、春天来临,晓杰在校园的花从中观察到一些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 . B .       C . D .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的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蜈蚣的身体也由体节组成,所以蜈蚣也是环节动物.(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A . 正确 B . 错误
3、河蚌、蚯蚓、蜗牛等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所以它们都是软体动物.(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蛔虫因为有角质层所以能够在人体小肠内生活。(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水螅的身体能分出上下、左右和背腹.(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外骨骼。
A . 正确 B . 错误
7、蝴蝶、蜈蚣、蚂蚁和会织网的蜘蛛都是自然界中的节肢动物。
A . 正确 B . 错误
8、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
A . 正确 B . 错误
9、大多数软体动物都有贝壳。
A . 正确 B . 错误
10、涡虫吃进去的食物在小肠内消化后,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气体出入的门户—气门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他们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材料用具:试管、虫、清水。

( 1 )提出问题:蝗虫的气门在头部还是在胸腹部?

( 2 )作出假设:

( 3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清水。

②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蝗虫的浸入水中,露出部;乙试管中蝗虫的部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图片_x0020_831804598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 4 )结果预测:甲试管内的蝗虫存活,乙试管内的蝗虫死亡。

( 5 )实验结论:

( 6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还发现,蝗虫体表有坚韧的,该结构既可保护体内柔软的器官,又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应陆地生活身体分为头部、胸部,三部分。蝗虫既能跳跃,又能飞行,运动能力强,其运动器官都着生于

( 7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具有说服力,原因是虫的数量太少了,实验存在,应该增加虫的数量。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连线:

腔肠动物

      

A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B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线形动物

      

C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环节动物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软体动物

      

E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节肢动物

      

F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五、综合题(共4小题)

1、下面是“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发现,靠近1(填名称)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它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构成。蚯蚓属于动物。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它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3)实验结束后,对蚯蚓的处理方法是
2、下图为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2]是河蚌的器官,进行气体交换。[1]是河蚌的运动器官。
(2)[3]受异物刺激时,能分泌大量的把异物包裹起来,从而形成珍珠。
3、请根据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一]、[二]和[三]
(2)[5]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
(3)“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昆虫的特征,还是节肢动物的特征?。其中的“骨”指的是

图分别为涡虫结构示意图和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4)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管状的[2],可以伸出口外捕食。
(5)华枝睾吸虫因[4]呈树枝状而得名,可见其器官特别发达。
(6)涡虫和华枝睾吸虫都是背腹扁平,身体呈对称,属于动物。
4、观察下列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为水螅结构示意图,水螅属于动物。
(2)甲图中[1]触手上面分布有很多的,这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3)水螅捕获的猎物在[  3 ] 消化。
(4)乙图中[ B ]所指的一面为该生物体的(选填“背面”或“腹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一 无脊椎动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