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模拟题3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止到2015年4月15日,有中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等57个国家称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总部设于中国的首都,如图阴影表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分布,据此回答问题.


 亚投行的建立将会使各成员国之间( )
①加强合作与联系 ②消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③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④实现资源和资金共享.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下图所示区域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 . 甲地一石油工业 B . 乙地一种植业  C . 丙地一林业 D . 丁地一畜牧业 
3、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B . 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 .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 .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4、近年来,联合国气候大会分别在亚洲的京都、新德里、巴厘岛、多哈举行,如图中有关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京都﹣① B . 巴厘岛﹣② C . 新德里﹣③ D . 多哈﹣④
5、读黄河、长江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B . 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C . 两河源头都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D . 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2)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海洋,其原因是(    ) (2)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地势西高东低 C . 海陆位置 D . 气候
6、下图所示为我国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一天昼长与夜长的分布特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1)
A . 3月21日前后 B . 6月22日前后 C . 9月23日前后 D . 12月22日前后
(2)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纬度最高的是(   ) (2)
A . B . C . D .
7、新华社电报道,记者从2018年7月12日召开的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FAST望远镜)已发现43颗脉冲星。望远镜主要目标是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距离望远镜5公里范围内的核心区为“静默区”,屏蔽所有通讯信号。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为适合建设大型天文望远镜的有利条件是(    )

①海拔高  ②多晴天 ③位于城市,交通便利  ④远离城市 ⑤地势平坦

(1)
A . ②③④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④
(2)下面关于选择贵州的大窝凼洼地作为射电望远镜选址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人烟稀少,四面环山的地形屏蔽了众多人为信号的干扰 B . 洼地适合建设“锅”状的望远镜,节约研制建设经费 C . 当地多晴朗天气,大气干扰少 D . 当地喀斯特地貌有利于雨水下渗,不会因地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
(3)下列关于FAST的建设和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当地经济发达,能为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 B . 当地科技发达,人才充足,有利于克服大量的工程建设难题 C . FAST技术的研发有利于向其他领域的转移并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D .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FAST除了履行其科研功能,还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
8、“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下列有关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区旅游业发达,埃菲尔铁塔是英国的文化象征 B . 当地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C .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D .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9、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俄罗斯和卡塔尔举办.读图“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简图”, 回答下面小题.

(1)近几十年来,卡塔尔出现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的现象,导致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     ) (1)
A . 该国是伊斯兰教的创始国,吸引着伊斯兰教徒大量涌入 B . 周围国家战乱不断,大量难民涌入 C . 该国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 D . 该国石油资源丰富,资源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
(2)在两国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所占比重都不高,其自然原因是(     ) (2)
A . 都是因为河湖稀少,水资源短缺 B . 俄罗斯地广人稀;卡塔尔地少人多 C . 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卡塔尔降水少,沙漠广布 D . 地形都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10、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地震频发,经济发达但对外依赖性很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人下列生活习惯与地震灾害频发相关的是(    ) (1)
A . 住轻质木板房 B . 穿和服 C . 吃寿司 D . 乘公交车出行
(2)下列各项属于日本经济发展的限制条件是:(    ) (2)
A . 矿产资源贫乏和国内市场狭小 B .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 .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价低 D . 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低
11、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有人提出红旗河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示意该工程调水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线大致是我国(     ) (1)
A . 南北方的分界线 B . 400 mm年降水量线 C .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 高原山地与平原丘陵的分界线
(2)关于红旗河路调水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取水地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B . 目的地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C . 取水地是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D . 目的地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
(3)关于红旗河调水设想的评价正确的是,调水路线(    ) (3)
A . 比较短,容易实施 B . 沿途比较平坦,容易实施 C . 经过我国青藏高原的边缘,不易实施 D . 穿越秦岭与淮河,不易实施
12、2019 年“两会” 期间, 有代表建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并充分发挥大连、青岛等沿海核心城市作用, 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下图是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    ) (1)
A . 位于北方地区 B . 海岸线较平直 C .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 . 涵盖东部沿海各大城市
(2)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辽东半岛拥有沿海核心城市青岛

②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

③山东半岛矿产资源丰富

④大湾区水陆交通便利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2019 年4 月10 日0 时起, 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 北京南至青岛北一站直达复兴号动车开通, 青岛进入北京3 小时交通圈。青岛进入北京3 小时交通圈, 将( ) (3)
A . 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B . 更好地开发利用沿线矿产资源 C . 促进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 D . 利于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13、小华从网上看到一则为期 15天的南极大陆深度游的广告,出发日期为 2018 年12月20日。下左图 、下右图分别为南极洲略图和旅行路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华想参加该旅行,他在旅行中可能(    ) (1)
A . 在火地岛邂逅企鹅和北极熊 B . 乘坐飞机到达长城站 C . 穿过南极圈,访问昆仑站 D . 感受南极洲的“白色荒漠”
(2)在南极探索的时间正是北京寒冷的冬季,下列不正确的是(    ) (2)
A . 此时南极地区处于其暖节 B . 因为高纬度、高海拔,南极地区全年都寒冷 C . 如果暑假去,会是南极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D . 此时在长城站观赏极昼现象
14、关于下图中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    )

A . ①国境内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美洲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河流 B . ②国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上,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C . ③国首都位于欧洲最大的平原,“母亲伏尔加”是欧洲第一长河 D . ④国受季风气候影响,西南季风强盛时,易发生水灾,东北季风强盛时易发生雪灾
15、潍坊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区域开展识别地形部位的实地教学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未显示的山地部位有(     ) (1)
A . 鞍部 B . 陡崖 C . 山谷 D . 山脊
(2)甲山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约为(    ) (2)
A . 2℃ B . 2.8℃ C . 3.2℃ D . 4℃
(3)学生对该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登甲山峰,东坡比西坡省力 B . 图中显示的最高处约为 900m C . 观察到乙河自南向北流 D . 量得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 2 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20 千米
16、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 (1)
A . 66.5°S,90°E B . 66.5°  N,90°W C . 66.5°N,90°E D . 66.5°S,90°W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B . ②点位于东半球 C . ③点有极夜现象 D . 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下面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轮廓及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甲半岛上的山川分布可以看出其地表形态特征是      
(2)乙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      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丙半岛上有丰富的      资源,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            等国家。
(4)P,Q,R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三地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都属于      国家。
2、东营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研学旅行的相关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一 )研学目标了解研学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 二 )研学过程同学们搜集了研学地区的有关地图。

(1)第一站: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该季节土壤水分较充足。分析这里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                

(2)第二站:内蒙古高原

河套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因种植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分析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3)第三站:黄土高原

大家来到黄土高原,看到这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原因。           

(4)(三)研学总结

同学们研学归来后,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地形区

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部门

农作物熟制

生态环境问题

东北平原

旱地

种植业

      

水土流失,湿地锐减

内蒙古高原

草地

      

──────

      

黄土高原

      

种植业

一年两熟或两

年三熟

水土流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模拟题3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