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资源能源和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中国环境报》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木.”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1)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 ) (1)
A . 耕地资源
B . 矿产资源
C . 森林资源
D . 水资源
(2)炭火烧烤直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是( ) (2)
A . 大气污染
B . 水体污染
C . 土壤污染
D . 垃圾污染
2、传说“蜀犬吠日”和“黔驴技穷”的故事分别发生在( )
A . 云南省、山西省
B . 四川省、贵州省
C . 山东省、河南省
D . 湖南省、海南省
3、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 台风
B . 泥石流
C . 滑坡
D . 地震
4、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比较,以北的河流显著的特点是( )
A . 水量更丰富
B . 含沙量小
C . 汛期更长
D . 有结冰期
5、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
A .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 华北平原
C . 云贵高原
D . 东北平原
6、南水北调工程调取的水资源主要来自( )
A . 长江流域
B . 黄河流域
C . 珠江流域
D . 海河流域
7、我国疆域辽阔、位置优越,主要体现在( )
A . 领土面积最大,海陆兼备
B . 位于北半球,北极圈从我国北部穿过
C .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 位于世界最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8、盐城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东部濒临 。
A . 平原 东海
B . 平原 黄海
C . 丘陵 东海
D . 丘陵 渤海
9、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献哈达是该民族普遍的一种礼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该民族集中分布的是( ) (1)
A . 藏
B . 陕
C . 滇
D . 川
(2)目前,经过该民族集中分布区的铁路干线是( ) (2)
A . 兰新铁路
B . 成昆铁路
C . 哈大铁路
D . 青藏铁路
10、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A . 林地多,草地少
B . 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 .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调水的目的地是( )
A . 西北地区
B . 西南地区
C . 华北地区
D . 东北地区
1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B . 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 . 后备耕地充足
D . 地区分布不均
13、下列关于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你能做到的 (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 毁林开荒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14、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1)
A . 从西向东减少
B . 东北多,西南少
C . 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D . 北方多,南方少
(2)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2)
A . 兴修水库
B . 跨流域调水
C . 节约用水
D . 海水淡化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
B . 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 . 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
D . 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15、在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价格最低的是( )
A . 铁路运输
B . 公路运输
C . 航空运输
D . 水路运输
16、属于亚欧铁路大陆桥的铁路线是( )
A . 京沪线、京包线
B . 陇海线、兰新线
C . 京哈线、京广线
D . 宝成线、成昆线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读中国地形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山脉),这里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带和带(温度带)的分界线。
(2)黄河、长江共同发源于高原,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两条河流干流的总体流向反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2、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夏季风的是 图(选择:A图或者B图),它来自南方温暖的海洋,所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性质 (选择:甲、寒冷干燥;乙、温暖湿润);
(2)我国的冬季风来自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按风向划分:③为季风;④为 季风。
(3)我国 地区(选择:A、东部;B西部)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