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1—3节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    )
A . 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B . 能够分解有机物 C . 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 能够吸收氧气
2、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图,该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A .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④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在做“绿叶中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验证实验过程中,将“脱去叶绿素”这一步骤分别使用了下列各实验装置,你认为能迅速、安全地脱去叶绿素的是哪套装置的做法    (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4、某同学家中养的杜鹃在形成蓓蕾后出现了落蕾的现象,当他学习本节知识后给杜鹃施适量化肥,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就开花了。你认为这名同学施的是什么化肥        (    )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钙肥和硼肥
5、有人统计过,1立方毫米蓖麻的叶片,栅栏组织中含有叶绿体430000个,而海绵组织中仅含有90000个。这个材料主要说明(    )
A . 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浅些 B . 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深些 C . 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 D . 叶片两面的绿色深浅一样
6、阵雨过后,许多植物的宽大叶片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没有渗到叶片内部,是因为    (    )
A . 叶片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B . 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处于闭合状态 C . 叶片表皮外面有角质层 D . 叶片的叶肉细胞不吸水
7、人们经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下列哪一环境最适合锻炼身体?(  )
A . 清晨的草地 B . 下午的草地 C . 清晨的树林 D . 下午的树林
8、白云山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被称为广州的“市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 .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 C .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一天中任何时候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9、下图为某实验装置示意图,关于该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 . 乙瓶中的石灰水可以检测通入丙瓶的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C . 丁瓶的作用是为了吸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D . 通过该装置可以证明,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10、在粮库里,工作人员会想方设法地延长种子寿命,假如你是管理员,你会为种子创造下列哪种条件?(  )
A . 潮湿、温暖、不通风 B . 干燥、高温、不通风 C . 干燥、低温、通风 D . 潮湿、低温、通风
11、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让水沸腾,柴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 B . 阳光 C . 叶绿体 D . 细胞
12、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植物萎蔫的原因是( )
A . 根毛细胞液浓度降低 B . 根毛细胞液浓度升高 C .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D . 土壤溶液浓度过低
13、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制作装片时要用刀片迅速切割,保证切片薄切口整齐,便于观察 B . 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 C . 与叶肉②处相比,①处含有的叶绿体数目更多 D . 据图可推测迎春叶片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多
14、某同学为研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部分要对上下两面都遮光 B . 乙装置中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C . 丙装置中倒水的目的是为了排气,让气体进入试管 D . 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氧气
15、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 . ④③②⑤①⑥ B . ④②③①⑤⑥ C . ②③④⑤①⑥ D . ②④③⑤⑥①
16、萝卜存放久了会出现空心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 B . 细胞停止了分裂和生长 C .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 . 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
17、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产量的是(   )
A . 延长光照时间 B . 合理密植 C . 降低光照强度 D .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18、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A . 白夭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 B . 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 C . 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 D . 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19、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A . 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 . 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在叶绿体中 C . 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在叶肉细胞中 D . 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20、农业生产中,人们采取的相关措施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  )
A .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 . 夜间给蔬菜大棚降温--促进光合作用 C . 农田被水淹后及时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D . 早春播种覆盖地膜一保温保湿
21、人们在移栽幼苗时,根部往往要带一个土坨,主要目的是(   )
A . 使幼苗尽快适应新的土壤环境 B . 使幼苗在移栽前后土壤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 C . 防止幼苗在移栽过程中根部水分的大量流失 D . 保护幼苗的根和根毛,使之移栽后仍能正常地吸收水分
22、粮食堆里会产生大量的热,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23、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 含氮、铁、钾的无机盐 B .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 . 含氮、磷、锌的无机盐 D . 含氮、磷、硼的无机盐
24、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
A . 普通洗衣粉 B . 沸水 C . 酒精 D . 肥皂水
25、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
A . c-a B . a-c C . b-a D . b-c
26、用盐腌过的萝卜条变软,泡在清水中会硬挺起来,原因是(  )
A . 细胞壁变厚 B . 细胞膜变厚 C . 细胞吸水膨胀 D . 细胞失水使细胞间隙紧密
27、种植西红柿想多开花结果,应适当多施(  )
A . 氮肥 B . 钾肥 C . 磷肥 D .
28、浇水过多会导致农作物烂根并死亡,主要原因是(  )
A . 水分过多,细菌大量繁殖导致烂根 B . 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 . 根吸水过多坏死 D . 水分过多,使根毛坏死不能呼吸
29、科学家对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22米)进行考察,发现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这是因为(  )
A . 太冷 B . 太热 C . 无空气 D . 无阳光
30、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
A . 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 . 植物要生长 C . 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 D . 植物要呼吸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甲为土壤浸出液,乙为蒸馏水)。两周以后,观察这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如下,据此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5

(1)该同学设计本实验时提出的假设应该是      
(2)实验装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3)土壤溶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土壤溶液       
(4)如果在甲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植物油,甲试管内的幼苗还会出现B图甲幼苗这种状况吗?       。原因是      
2、实验探究题

如图所示为李娜同学探究绿色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选取同株植物上大小相同的两叶片,将甲叶片密封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中,其中放置一个小烧杯,乙叶片不做处理。温度和其它条件均适宜,红色液滴的起始位置为原点。

(1)实验一: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若A液体为碳酸氢钠溶液(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30分钟后观察,玻璃器皿的叶片增多了气体,导致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填“向左”、“向右”或“不变”)。
(2)实验二:设置与实验一相同的装置,将A液体换成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30分钟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填“向左”、“向右”或“不变”)。将甲乙两片叶烘干称重,结果是。若想检验实验二中甲叶片释放的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3)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进行实验二前需将绿色植物放置在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
(4)上述实验说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5)根据上述实验,若想提高大棚哈密瓜的甜度,你的建议是。(写出两点以上建议)
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图片_x0020_100018

a.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团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当归前阻断叶片间的有机物的运输)。

c.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d.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e.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2)若步骤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它来自A叶片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该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对提高粮食产量,意义重大,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写出至少一种措施)
(3)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主要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
(5)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您为我们揭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4、综合应用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养育了其他生物,成为生物圈的基石。请分析下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作为生物图中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其细胞内有一座座“生产车间”,即(填“叶绿体”或线粒体”),为植物自身及人和动物提供了以生存的“产品”即有机物和
(2)为验证绿叶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班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同学们先将盐载天竺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经过一系列操作,滴加璃液并冲洗后实验结果如甲图所示。请你判断,制造了有机物的是哪一部分?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乙图是盛夏晴朗的一天,某绿色植物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你分析并解读:

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大,是由于清晨随着太阳再冉升起,光照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升高

光合作用随之逐渐(填”“增强”或“减弱”);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降低,是由于随着光照强度和气温的进一步增高,部分气孔逐渐缩小或闭合,光合作用随之逐渐(填“增强”或“减弱”);a点和g点,表明夜间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请你解释其原因:

(4)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一氧平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5)绿色植物作为“生物的基石”,除了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以及推持碳一氧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作用,请你说出几个方面(至少答出三方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1—3节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