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课一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眼球成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 . 晶状体、视神经
B . 巩膜、视网膜
C . 晶状体、视觉中枢
D . 视网膜、视觉中枢
2、人们在看电影和听评书时都需要用到眼和耳。则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A . 视网膜 耳蜗
B . 角膜 鼓膜
C . 晶状体 耳郭
D . 巩膜 前庭
3、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安全行车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的瞳孔将变小
B . 要看清近处的信号标志需要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C . 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D . 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神奇之处在于,我们无论是看近处还是远处、移动还是静止的目标,都能将其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 .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B .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 .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 . 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5、每年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心所有人的听力健康——检查、康复、交流”。某人检查时发现耳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可是听不到声音,其异常部位可能是( )
A . 鼓膜
B . 小脑
C . 耳蜗
D . 大脑皮层
6、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长期居高不下,用眼不当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近视眼成像位置及矫正需配戴的眼镜分别为( )
A . 视网膜前、凸透镜
B . 视网膜后、凸透镜
C . 视网膜前、凹透镜
D . 视网膜后、凹透镜
7、谚语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见,视觉和听觉对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小
B . 随意用手揉眼睛,容易使细菌污染视网膜,造成角膜炎
C . 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戳伤鼓膜,使听力下降甚至丧
D . 失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在咽鼓管张开的同时堵耳
8、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物象形成的部位是是( )。
A . 视网膜
B . 瞳孔
C . 视神经
D . 视觉中枢
9、现在许多人都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 )
A . 耳廓和外耳道
B . 鼓膜和耳蜗
C . 前庭和半规管
D . 听小骨和鼓室
10、一些同学沉迷于玩手机微信和电子游戏,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还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如图中
(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1、从外界的声波到听觉的形成经过的顺序是( )
①外耳道②听小骨③大脑的一定区域
④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⑤鼓膜⑥听觉神经
A . ①→②→⑤→④→③→⑥
B . ①→⑤→④→②→⑥→③
C . ①→⑤→②→④→⑥→③
D . ①→②→⑤→④→⑥→③
12、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 . 甲和丙
B . 甲和丁
C . 乙和丙
D . 乙和丁
13、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人体全身静脉中都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B . 近视眼患者眼球中晶状体曲度大,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C .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其收缩会导致呼气
D . 心脏的左右两边不相通,可防止左边的动脉血与右边的静脉血混合
14、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走进大自然,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美景,萦绕耳畔的是婉转动听的鸟语……,下列有关视觉和听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的
B . 能感知鸟语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C . 角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 .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或闭口捂耳,以免震破鼓膜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下图是近视眼矫正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眼睛里被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指,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
(2)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物像落在的方。
(3)近视眼需配戴加以矫正。
2、识图说明题
下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注:“[ ]”填数字,“____”填文字。
(1)下列属于人体感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________
①胃;②眼;③小肠;④耳;⑤肾脏;⑥心脏
(1)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⑤
D . ⑤⑥
(2)近距离观看燃放鞭炮的人,有的张着口,有的掩耳闭嘴,这样做可以保持[]两侧气压的平衡。
(3)患咽炎时,其病菌容易沿着[]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4)鼓膜的振动通过[]可将声波传入内耳。
(5)下列属于内耳的结构是
①听小骨;②前庭;③鼓室;④耳郭;⑤鼓膜;⑥耳蜗;⑦听觉神经;⑧半规管
(5)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③⑤⑦
D . ②⑥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