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单元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 . 亚洲、北美洲
B . 拉丁美洲、亚洲
C . 非洲、欧洲
D . 拉丁美洲、北美洲
2、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中写道:“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吊脚楼……下图为吊脚楼图。关于吊脚楼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依水而建,利用空间
B . 厚实保暖,抵御严寒
C . 高出水面,防潮防洪
D . 通风干燥,蛇蝎难侵
3、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内容引进选择城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读图,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古城是一个风水宝地。据图分析,阆中古城城址选择的有利条件包括 ( )
①三面环水 ②北面靠山 ③矿产丰富 ④地势平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某镇2018年人口的出生率是1.80%,死亡率是1.08%,则该镇当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 . 1.80%
B . 2.88%
C . -0.72%
D . 0.72%
5、读如图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下面下列小题。
(1)图中某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某国在④时间后,人口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 ) (2)
A . 增长太快,压力太大
B . 人种的变化
C . 人口的老龄化
D . 人口大量迁出
6、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最有可能表示德国的数码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下列对数码④所示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3)
A . 教育事业发达
B . 医疗技术落后
C . 经济水平高
D . 人口老龄化严重
7、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欧洲人口十分稠密,所以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B .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所以非洲各国的人口都比较稠密
C . 北美洲地区的居民均使用英语,人种均为白种人
D . 亚洲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亚洲东部居民多信仰佛教
8、复活节岛位于(27ºS,109ºW),面积约160km2 。历史上人类对该岛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文明从繁荣到衰退。
阅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1)复活节岛位于上图中的(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岛上人口达到峰值时,人口密度约为(单位:人/km2)( ) (2)
A . 125
B . 8
C . 1630
D . 12
(3)1772年,有一位法国传教士来到此传教,他传播的应该是( ) (3)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犹太教
(4)复活节岛历史进程中符合人地和谐发展理念的是( ) (4)
A . 150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长
B . 1500年以后为了满足需求大量砍伐树木
C . 1722年以后因外族入侵导致当地文明消失
D . 1960年以后利用石像等古迹发展旅游业
9、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意味着该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读图“我国某省1953﹣201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该省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大致在( )
A . 1982年
B . 1990年
C . 2000年
D . 2010年
10、读甲乙丙丁四个大洲轮廓图,四个大洲中,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1、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的人种是 ( )
A . 白种人
B . 黄种人
C . 黑种人
D . 混血种人
12、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
B . 欧洲各国的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
C . 早期的聚落分布不受地形、气候、资源条件影响
D . 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往往因环境而异
13、世界人口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 ) (1)
A . 高原、山地
B . 热带沙漠地区
C . 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D . 热带雨林地区
(2)图中①地居民大多信仰( ) (2)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犹太教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3)
A . 汉语
B . 英语
C . 俄语
D . 法语
14、目前,世界上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A . 饥饿贫困
B . 就业困难
C . 劳动力短缺
D . 交通拥挤
15、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A .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 .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 . 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D . 英国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运动员最多
二、判断题(共6小题)
1、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A . 正确
B . 错误
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的西部的沿海的平原地区
A . 正确
B . 错误
3、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明孝陵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A . 正确
B . 错误
4、欧洲是人口密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A . 正确
B . 错误
5、巴西亚马孙平原是人口稀疏区。
A . 正确
B . 错误
6、我国南方的房屋屋顶是斜顶,利于排水。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类继续乱砍滥伐,过度消耗资源,滥用化肥和农药,40年后,地球将无力背负近百亿人口这个巨大的包袱
(1)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 亿,多半分布在 洲。
(2)世界人口从40亿到60亿,所需时间为 年。期间,由于我国坚决落实实行计划生育,使“60亿人口日”推迟将近4年。
(3)人口增长过快将带来哪些问题呢?(答出两点即可) 。
(4)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时,人口增长曲线将平行于横坐标轴延伸,为什么? 。
(5)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 。
(6)读材料四可知,甲地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大多信仰 教,通用 语。人口密度 (大或小);主要原因是 。
(7)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部分,因地处 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8)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高架屋是图中甲、乙两处中 处的传统民居。
2、暑假期间,李丹与同学一起去福建某景区研学旅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进入景区后李丹发现,该景区的地势特点是 ,东南部的地形以为 主。
(2)李丹注意到该景区甲、乙、丙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李丹选择甲聚落作为避暑住宿地点的主要原因是 。若甲、乙两聚落图上距离约为3.5厘米,则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为 千米。
(3)为了登上1217米的主峰,李丹计了“休闲步道”线路①和“挑战步道”线路②。请你任意选择一条步道,并说出选择该步道的原因 。
(4)研学期间,李丹特别提示同学,在A−B线要注意安全,因为这里是 (地形部位),容易出现 (自然灾害)。
3、目前,泉州已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泉州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①马六甲海峡,进入A大洋到达B大洲,再经(填大洲分界线),到达C洲。
(2)中国船员在B大洲的③城市靠岸登陆后,发现当地居民大多为色人种。到达C大洲时发现当地居民大多为色人种,说语,居民主要信仰教。
(3)D地居民大多为色人种,居民主要信仰教。
(4)D(撒哈拉沙漠)和E(亚马孙平原)两地,人口分布(稠密、稀疏)。请选取其中一地说明造成这样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所示的主要人种:A地主要是种人,B地主要是种人,G地主要是种人。
(2)A地主要讲语(语言),C地居民大都信仰教。(宗教)
(3)大洲大洋: B 洲 F 洲 ① 洋 ② 洋。
(4)F、H两大洲之间的界线为 运河,A、H两大洲的分界线为 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