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02 了解生物圈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   )
A . 生物的种类基本不变 B . 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不变 C .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同 D . 生物的种类、数量及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2、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各放10只鼠妇,下面能准确表示阴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有四条食物链 B . 水受到污染后,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水稻 C . 细菌和真菌大多是分解者 D .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鸟
4、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 . 一定的水分 B . 适宜的温度 C . 充足的阳光 D . 麦田中的杂草
5、某研究小组的同学采集了足够的蛙卵块,设置不同的温度进行孵化观察,以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蛙卵、小蝌蚪和小青蛙放回原池塘。实验结果统计如图,据图,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

A . 15℃ B . 20℃ C . 25℃ D . 30℃
6、雷鸟的羽毛可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白色(冬天)与灰褐色(夏天)的变换,据生态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两种毛色中较细密的是灰褐色的 B . 羽毛变换是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C . 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D . 雷鸟的羽毛发生这种变化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7、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 有各种用之不尽的资源 C . 自动调节能力有限 D . 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8、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地下层 C . 生物圈能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D .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十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十千米之间
9、广西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的农作物里有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  )
A . 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B . 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C . 稻螟虫→水稻→青蛙→蛇     D . 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10、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抱食的习性。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
A . 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 . 能够影响环境 C . 不能适应环境 D . 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
11、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一只鸟在树上筑巢——寄生关系 B . 瓢虫以蚜虫为食——捕食关系 C . 蚂蚁共同搬运食物——合作关系 D . 一块农田中的杂草和小麦——竞争关系
12、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最有可能构成食物链的是(   )

生物

A

B

C

D

有毒物质浓度

0.06

8

1.23

78

A . A→B→C→D B . A→C→B→D C . C→A→B→D D . D→B→C→A
13、下列能说明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有影响的例子是(  )
A . 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 B . 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C . 人类开荒,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空间 D . 有些动物为了争夺食物而相互进行斗争
14、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生存 B . 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C . 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D .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15、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 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B . 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 . 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D . 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16、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草原上所有的牛羊 B . 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C . 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 D . 沙漠及沙漠上全部的生物
17、海洋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海洋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 . 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 海洋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B . 生态平衡很难实现,而且一旦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不会再达到平衡状态 C . 湿地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D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生产者
19、绿萝生长至少需要的条件有(   )
A . 营养物质、阳光、水 B . 阳光、水、空气和营养物质 C . 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空间 D . 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空间
2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没有消费者 D . 缺少分解者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在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为生产染料的原料)。由于澳大利亚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存在,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横行。
(1)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因素。 
(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之间是关系,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关系。
(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说明一方面生物必须环境, 另一方面生物也能环境。
2、“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生态环境保护专题线上研讨会于2021年2月2日举行。各方认为,各国应采取更加切实有效举措,努力推动疫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在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图甲中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问题:

(1)A,B,C,D指生态系统的成分,其中(填序号)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成分,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2)图乙的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
(3)请写出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4)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及生活环境。
(5)有些时候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3、资料分析: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黑脸琵鹭种群极度濒危,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大型涉禽。由于其鸟喙形状独特,端部匙状似琵琶,且脸呈黑色,故称黑脸琵鹭。福建兴化湾湿地是我国大陆黑脸琵鹭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专家组对湾内越冬黑脸琵鹭的观察发现,黑脸琵鹭白天在养殖塘休息,黄昏则飞到离养殖塘约8km处的滩涂觅食至黎明返回。黑脸琵鹭喜欢群居,本性机警,人类很难靠近。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点,看个仔细:

镜头1:黑脸琵鹭站在浅水中,把又长又扁的喙伸到水下,保持半张开状态,一边左右摆动一边涉水前行,通过敏锐的触觉过滤并捕获水底层的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

镜头2:①繁殖季期间,雄鸟会把羽毛弄得蓬松并发出低沉的声音吸引雌鸟 , “成亲”之后常常两三对一起在水边岩壁或水中小岛上筑巢。繁殖期间,伴侣会互相理羽来增进感情,直到雌鸟产完所有卵为止。卵呈椭圆形,白色,带有浅色斑点,每窝产4~6枚,孵化期大约35天。

镜头3:新出生的雏鸟全身被有绒羽,除眼周外,脸、面并不呈黑色。作为晚成性鸟类,雏鸟要先靠亲鸟捕捉贝类、小鱼、小虾等食物来饲喂。②雏鸟在一个月后离巢尝试首飞,与亲鸟一起活动,练习捕食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改善,兴化湾沿海水域、湖泊光照充足、鱼虾贝类丰富,成为黑脸琵鹭迁徙途中的落脚点,也有不少黑脸琵鹭在这里安家成为留鸟。

(1)资料中,黑脸琵鹭活动的区域主要属于生态系统,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包含黑脸琵鹭的食物链:,此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2)据文中信息,是采用了法研究黑脸琵鹭的行为。
(3)黑脸琵鹭的哪些身体结构特点与它“浑水摸鱼”般的捕食方式相适应的?(请写出两点)
(4)文中划线①表示黑脸琵鹭繁殖过程中的阶段,划线②从行为的发生来看,说明雏鸟具有行为,从行为的功能来看,这属于行为。
(5)由此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为了探究水质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鱼缸

A缸

B缸

C缸

D缸

实验步骤

加入污染的河水

加入未污染的河水

加入污染的河水

加入未污染的河水

不放金鱼藻

放入同样数量的金鱼藻

分别放入10条品种、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小鱼,喂食等量相同的饲料

用透明玻璃盖密封鱼缸,置于光照下

实验结果

小鱼平均存活时间:D缸>B缸>C缸>A缸

(1)步骤③中放入10条小鱼而不是1条是为了。每个鱼缸加入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同种小鱼是为了
(2)要探究水质对小鱼生活的影响,应选用C缸和缸作为对照。
(3)该实验中影响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了水质,还有
(4)D缸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能量沿着流动。
2、为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纸盒将其底部均匀划分为两部分(如图),一侧铺一层湿土,另一侧铺层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在两种土交界处放置10只大小相同的鼠妇,静置一段时间后,每隔2分钟统计两侧鼠妇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本实验的变量为土壤的。设计湿土和干土两种环境是为了形成实验。
(3)实验材料选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土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湿土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计算,这样做的目的是

(5)得出结论:
(6)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02 了解生物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