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临江市外国语学校2020年地理中考模拟试卷(三)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条件
B . 水源条件
C . 光照条件
D . 热量条件
3、读下图所示的经纬网图,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
B .
C .
D .




4、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 . 汉族
B . 回族
C . 壮族
D . 满族
5、日本文化有着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 )
A . 旗袍
B . 和服
C . 西装
D . 牛仔服
6、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位于( )
A . 东北三省
B . 黄土高原
C . 珠江三角洲
D . 长江三角洲
7、目前,世界上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A . 饥饿贫困
B . 就业困难
C . 劳动力短缺
D . 交通拥挤
8、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
A . 跨流域调水
B . 防治水污染
C . 节约用水
D . 兴建水库
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 大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 . 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10、地表形态具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特点的是( )
A . 青藏高原
B . 云贵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洋流因素
12、广州某学校张老师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则他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航空
B . 公路
C . 铁路
D . 水路
13、小明在外地旅游时看见来自于自己家乡的汽车,车牌号为“湘E 74508”,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家乡在( )
A . 湖北
B . 湖南
C . 四川
D . 贵州
14、下列河流中,沟通五大湖和大西洋的是( )
A . 密西西比河
B . 科罗拉多河
C . 圣劳伦斯河
D . 刚果河
15、《长江之歌》歌词“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中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
A . 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B . 唐古拉山脉和渤海
C . 巴颜喀拉山脉和东海
D . 唐古拉山脉和东海
16、读图分析,若图中B处是太行山脉,那么A,C两处分别是( )
A .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 .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 . 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17、京沪铁路沿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
A . 稻花飘香
B . 小麦黄熟
C . 棉田连绵
D . 荔枝丰收
18、我国首都北京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
A . 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B . 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 .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D . 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19、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关于台湾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 .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 .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D . 有“海上米仓”和“东方甜岛”之称
2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
二、读图分析题(共16分)(共2小题)
1、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为,它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2)图中B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平原;C是高原;D代表的海域 海。
(3)B平原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 (3)
A . 黑土地
B . 黄土地
C . 红土地
D . 紫土地
(4)E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作物熟制是( ) (4)
A . 一年一熟
B . 两年一熟
C . 一年三熟
D .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5)F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5)
A . 窑洞
B . 吊脚楼
C . 竹楼
D . 蒙古包
2、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图表示出了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①代表的是,图②代表的是,图③代表的是,图④代表的是。
(2)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 ) (2)
A . 人口众多
B . 气候复杂
C . 土地面积小
D . 山地多,平地少
(3)造成我国耕地利用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3)
A . 地形地势的差异
B . 科技水平的高低
C . 气候条件的不同
D . 耕作制度的不同
(4)我国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把“十分珍惜和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三、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二:南极地区略图。
(1)材料一中“2018年2月7日”时,太阳直射点在( ) (1)
A . 南回归线以南
B .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 . 北回归线以北
D . 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洋:A ,B , C 。
(3)图中①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站;②站位于①站的
方向;①②两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填序号)。
(4)下列称谓不属于南极地区的是( ) (4)
A . 冰雪高原
B . 白色荒漠
C . 世界屋脊
D . 风库
四、实践探究题(共1小题)
1、近年来,外出旅游成为人们的一部分。寒假期间,小明和小红分别乘火车在中国进行了长途旅行。回答下列问题。
(1)家住北京的中学生小明乘火车到乌鲁木齐,依次经过京包—包兰线、线,该铁路线与线连接,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该干线东起连云港,西到阿拉山口,在(填铁路枢纽名称)与京广线交汇。
(2)家住广州的中学生小红乘火车到哈尔滨,途中发现南北方的饮食差距非常大,北方主要是 以(粮食作物)为主,糖料作物也不同,广州主要是甘蔗,哈尔滨则是。
(3)小明在品尝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水果时,发现它们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3)
A . 土壤肥沃
B . 品种优良
C . 灌溉水源充足
D . 日照充足、日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