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2.2《合理利用网络》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2017年5月中旬,勒索病毒席卷全球,感染了包括医院、教育、能源、通信、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计算机,致使150多个国家沦陷,全球20多万家机构的电脑中毒,中国近3万家机构受影响……这警示我们( )
①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
②维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③要正确使用互联网,恪守道德和法律,传递网络正能量
④网络是一个风险无处不在的丛林,远离网络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2、网络的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要想使自己不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和受害者,我们要( )
①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②远离网络生活
③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遵守网络规则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3、“从前的生活很慢,车马邮件也慢,人与人的交往可能要走遍万水千山;现在的生活很快,车马邮件也快,动动手指便与世界相连……”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网络以其迅猛之势占领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以下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不可取的是( )
A . 发现有微博传播谣言,举报了该微博
B . 把同学的照片做丑化处理发到网上
C . 网络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拒绝诱惑
D . 网络不是德外之地,也不是法外之地。要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
4、徐某在网上购物后,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信内容称:徐某订单未生效,可进行快捷退款。徐某点开短信中的链接后,按要求填写了相关信息,事后发现被盗3000元。这启示我们( )
A . 要警惕网络陷阱
B . 要远离网络
C . 拒绝手机支付
D . 要远离网购
5、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其目的是( )
①净化网络环境
②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
③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严厉禁止信息公开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6、“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不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A . 提高媒介素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B .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 利用网络平台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D .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立刻转发
7、对漫画《上当了》认识正确的是( )
A . 青少年只要远离电脑就不会有危险
B . 电脑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弊无利
C . 青少年只要一上网就会沉迷于网络,成为网络的俘虏
D . 青少年应警惕网络中的陷阱、自觉抵制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侵蚀
8、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 )
A . 浏览全部信息
B . 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C . 邀请家长时刻监督自己,预防网瘾
D . 拒绝一切信息
9、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下列属于不道德行为的是( )
①语言轻松幽默
②对求助者,尽力相助
③对不顺意的人,想骂就骂
④与网友交流,尽量哄他、骗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④
10、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下列属于违背法律准则的有( )
①进行网络诈骗
②18岁的德国学生制造“震荡波”病毒致使网络瘫痪
③隐瞒个人真实信息与陌生人网络聊天
④在网上公开对有矛盾的同学的进行侮辱、诽谤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据统计,我国网民达8亿,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结合下图,请你就青少年上网使用新媒体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2、微医(WeDoctor)是微医集团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微医用户版APP为用户提供专家问诊、智能分诊、即时挂号、院外候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处方查询、医疗支付及动态电子病历服务;微医医生版APP是医生的“移动诊室”,帮助医生完成患者管理、医患交流、诊后随访、患者转诊服务。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
(2)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我们怎样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3、“蚂蚁森林”“暖城计划”“微笑公益行动”“焕新乐园”……2017年,在杭州,有这样一群爱心人士、企业和机构,从事着这样一批有爱、正能量的网络公益项目,彰显温暖美丽杭州的同时,也为新时代网络正能量传递和公益事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向善的杭州力量。
(1)根据材料分析,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作为一名合格的网民,我们应怎样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