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以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它结合现代传媒手段和飞花令等形式,引发了人们对经典古诗词的关注,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该节目(    )

①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联合国数据表明,在104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2亿人口的日平均收入不超过1.25美元。如果按照多维贫困指数来衡量,发展中国家有15亿多维贫困人口。这说明(    )

①世界整体上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

③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④最不发达国家贫困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近年来,全球不平等危机有增无减:2015年以来,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所拥有的财富量已经超过了全球其余所有人口的财富总和,而当今世界财富的8个顶尖富豪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全球相对贫困的那一半人口的财富总和。这说明(  )
A . 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B . 富人有生财之道,穷人没有 C . 发展问题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D . 发展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思想,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凸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③体现了各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同等作用  ④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所带来的风险。下列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 . 经济全球化犹如洪水猛兽,对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 B . 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会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C .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对发达国家有害 D .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我们应审慎对待
6、“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爱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它们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既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又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这段话说明(  )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③不同的文化可以多元和谐发展   ④世界各国文化要同步发展,同步繁荣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③
7、当今时代,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
A .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B . 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竞争 C . 军事实力的较量 D .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8、人类面临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
A . 依靠单个国家的努力 B . 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C . 严格控制国际合作和人口的流动 D . 放慢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我国应该(  )
A . 夸大本民族文化,漠视他国文化 B . 相互整合,实现统一 C . 照搬他国文化,摒弃本国文化 D .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10、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B .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更为紧密 C .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D . 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11、2018年3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美之间不应该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逼迫,中国不会怕也不会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可以主导世界 B . 中美之间应该对话沟通,求同存异 C . 中美之间应该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D . 我国采取措施对美国进行有力反击
12、“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这一充满哲理的话语启迪我们(    )

A . 只要生活在团结的集体就能获得成功 B . 各国应消除利益竞争,实现充分合作 C . 当今时代主题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 D . 加强合作是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
13、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战争(  )

①剥夺了他们受教育、求发展的机会

②使他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③使他们的心灵遭到巨大的摧残

④使许多孩子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和家园,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下一场战争会使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下下一场战争人类将使用木棍和石头作战。这主要告诉我们(  )

A . 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B . 战争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C . 战争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D . 木棍和石头是最好的武器
15、应历史潮流,习近平主席站在增进人类福祉的高度,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A . 表明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B . 是因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国际舞台 C . 表明我国致力于推动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D . 是因为和平与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16、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约10亿人在挨饿,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  )
A . 世界日益走向多极化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发展 C .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D .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7、下列对不同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时有发生      ②不同的文化要开展沟通和对话

③每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④每一种文化都有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中国京剧和西方歌剧作为戏剧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京剧运用虚拟的表演手法非常普遍,而西方歌剧始终追求逼真的表演效果。这表明(  )

A . 戏剧等艺术集中体现着不同文化的特征和审美需求 B . 中西文化不具有相互交流的基础 C . 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毫无相同之处 D . 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9、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的重要意义有(  )

①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贡献力量

②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拓宽渠道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注入活力

④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0、201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4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中美双方最好的选择

②坚持中美合作大方向,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避免出现战略误判

③说明了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材料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18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战火遍及四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军民伤亡惨重。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联合在一起,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野蛮的侵略者,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在14年艰苦卓绝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众志成城,以伤亡5000余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伟大胜利!

(1)以史为鉴,痛定思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正义的最终胜利,给我们的启迪有哪些?
(2)铭记历史,捍卫和平!为实现世界和平我们应该怎么办?
2、材料一: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浪潮涌动的形势下,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中国,对“逆全球化”持鲜明反对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中国不仅是新型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大力践行者。中国提出并逐步落实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惠及沿线许多国家。中国解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方案和行动,展示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

材料二:2018年2月2日上午,近百名中美两国中小学生在美国纽约汇聚一堂,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创意与文化习俗交流活动。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2)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3)如果你将来有机会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你准备向外国朋友讲怎样的中国”故事”?
3、材料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序言部分。

材料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请你体味并理解上述材料的精神和情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我国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青少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应该如何担当?
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志。其核心内涵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今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善举。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行动(参考实例填写表格,列出两条)

行动

意义

实例: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请你说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是什么?
(4)习近平主席强调,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