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 中心位于经度0°, 北纬38°, 下图为陆半球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02

(1)陆半球的中心是图中的(   ) (1)
A . B . C . D .
(2)在陆半球图上(   ) (2)
A . 七大洲都有分布 B . 能看到地球上的五带 C . 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 . 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3)图中(   )

①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②亚欧大陆所跨经度不到180°

③北冰洋被亚欧非三大洲包围

④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地区

(3)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 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漫画反映的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    )

图片_x0020_1152570694

(1)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为缓解②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参与的行动是(    ) (2)
A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 购物时选用环保袋 C . 控制能源消费数量 D . 积极推广节水措施
3、读下图“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420202743

(1)2010年(    ) (1)
A . 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 B . 之前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C . 之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 D .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发展中国家
(2)据图可知(    ) (2)
A .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将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B . 发达国家决定今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总趋势 C . 全球性的老龄化问题加剧将导致劳动力短缺 D . 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将成为全球性的人口政策
4、下图是按照各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绘成的世界“胖瘦”地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06

(1)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1)
A . 非洲 B . 欧洲 C . 亚洲 D . 美洲
(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的大洲是(    ) (2)
A . 非洲 B . 欧洲 C . 亚洲 D . 美洲
(3)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3)
A . 经济发展水平 B . 宗教信仰 C . 体质、体貌特征 D . 语言文化
(4)小明想去美国留学,他要通过的语言关是(    ) (4)
A . 图片_x0020_100007 B . 图片_x0020_100008 C . 图片_x0020_100009 D . 图片_x0020_100010
5、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9月在上海召开,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个领域内的超级大国是美国和中国。其中美国在基础研究、创新发明方面领先,而中国在应用实践、商业化方面具有优势,但在高端人才等方面仍有差距。除中美外,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也纷纷出台相应鼓励政策。从全球看,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离不开跨境交流合作,若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被长期看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当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1)
A . 中国、美国 B . 法国、德国 C . 俄罗斯、日本 D . 中国、俄罗斯
(2)若中俄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体现出(   ) (2)
A . 南北协商 B . 南南合作 C . 南北对话 D . 南南对话
(3)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充分发挥互补优势,这说明(    ) (3)
A . 只有发展水平高的国家间才能合作 B . 美国应该大量引进中国的高端人才 C . 开展国际合作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D . 国家之间应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6、读 “日本合掌村”、“日本东京”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     ) (1)
A . 气候和植被类型 B . 日常饮食和服饰 C . 建筑物和交通 D . 语言和风俗习惯
(2)造成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①人口密度    ②生产方式    ③经济收入    ④生活方式

(2)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图左图中的房屋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季寒冷、多雪环境而修建的“合掌造”,其倾斜的屋顶利于(     ) 

①获得更多光照   ②冬季阻挡冷风    ③秋季晾晒谷物    ④积雪自然滑落

(3)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2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   ) (1)
A . ①地所处等温线南北延伸 B . ②地等温线分布最密集 C . ③地处于一个低温中心区 D . ④地年均温高于 0℃
(2)关于四地间气温差异及产生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2)
A . ①地高于②地——纬度位置 B . ②地高于④地——距海远近 C . ③地低于②地——地形 D . ④地高于③地——海陆分布
(3)据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3)
A . 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 . 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更平直 C . 气温从高纬向低纬逐渐升高 D . 年均温最低区域在北半球
8、读图“世界人口纬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4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中低纬地区

④中高纬地区         ⑤海拔500米以下地区     ⑥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

(1)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⑥
(2)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表现为(   ) (2)
A . 热量越充足地区人口越多 B . 温带平原区人口相对稠密 C . 陆地面积越小人口越稀疏 D . 气候寒冷地区,无人定居
9、“碳中性”指通过各种削减或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丹麦宣布:到2025年,首都哥本哈根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倡导“碳中性”利于(   ) (1)
A . 修补臭氧空洞 B . 缓解“温室效应” C . 消除雾霾现象 D . 防避沙尘侵扰
(2)要成为“碳中性”城市,哥本哈根市政府应采纳的措施包括(   )

①倡导“绿色交通”,鼓励自行车出行 ②关闭所有工厂,减少碳排放

③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依靠科技,开发利用新能源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读“某聚落俯瞰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11

(1)图中聚落景观的特点为(   ) (1)
A . 低矮房屋居多 B . 建筑密度较小 C . 交通方式单一 D . 用地规模较大
(2)该聚落(   ) (2)
A . 商业活动多在临时集市 B . 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 . 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 D . 自然景观保护程度较高
11、妈妈准备1月带阳阳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利浪岛等地旅游。行前阳阳和妈妈一起做攻略。读下图马来西亚位置、气候、物产信息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13

(1)被妈妈选定为旅行目的地,可能因为马来西亚(   )

①临近中国,节省往返时间和费用②地处热带,获得温暖的寒假体验

③人迹罕至,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④海岛众多,享受阳光沙滩的悠闲

(1)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在查阅网上的攻略时,阳阳建议妈妈考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   )

①丛林探险②山地滑雪③滨海潜水④草原骑马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看完购物攻略后,妈妈计划购买的马来西亚特产可能有(   )

①天然橡胶②咖啡饮品③葡萄酒④锡制品⑤热带果干、椰子糖等

(3)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4)为方便参与海岛特色娱乐活动,利浪岛上酒店的选择最好是(   ) (4)
A . 近码头视野开阔 B . 邻村庄交通方便 C . 靠海滩方便捕鱼 D . 居山顶生活便利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依山而建,梯田、茶园、湿地、竹海、涌泉合理布局,是一个佤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图1为腾冲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云南省海拔与交通线简图。

图片_x0020_100014

图片_x0020_100015

(1)司莫拉村佤族村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古寨属于(聚落类型),你判断的理由是(写出一点)。
(2)腾冲市的1月平均气温约为℃,月平均降水量不到50mm,7月平均气温不高于22℃,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有个月,这里的气候具有的特点。司莫拉佤族村是夏季避暑的适宜地区,主要原因是
(3)大米粑粑是司莫拉佤族人最喜欢吃的传统美食,用大米为原料制作而成。(下图)

请你从地理的视角,说明司莫拉佤族人喜食大米粑粑的原因。

图片_x0020_100016

(4)近年来,司莫拉佤族村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

为了改变以往经济落后的生活状态,请你为司莫拉佤族村以后的发展建言献策。(至少写出两点)

2、读下图“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7

(1)在1950年之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1950年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在这一时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是
(2)资料2017年6月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98亿,预计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将会集中在9个国家: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北美洲的美国。该报告预计到2050年,欧洲老龄人口将占该地区总人口数量的35%。

资料显示,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均衡性,洲的人口增长最快,而洲的人口将会出现下降。

(3)德国和印度2016年基本统计数据

国家

面积(万km2

人口(亿人)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均GDP(美元)

德国

35.7

0.83

8

11

41936

印度

298

13.24

19

7

1709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分析某地区人口密集程度时用(指标),计算方法是,从表中可知两国人口均较(稠密、稀疏)。分析某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时用(指标),计算方法是,从表中可知(国)人口增长迅速。

(4)从德国和印度两国中任选其一,指出该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及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建议
3、利用所学的读图技能和方法,结合海陆分布、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等知识,我们可以了解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图1所示区域为欧洲西部,它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读图1“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图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位于大陆西部,西临洋,南临,北临北冰洋,气候深受海洋影响。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和地中海气候等。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为,呈现(描述气温)、(描述降水)的特征。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这里适合种植牧草和小麦,业和种植业是其重要的农业部门,因此牛肉、奶酪和面包成为欧洲人们的主要食物。
(2)工业革命使很多欧洲西部国家很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在发展水平上多属于国家,但大多数国家规模小。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加入了欧洲联盟,各国通过经济合作可以 (双项选择题)。

A.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B.保证经济水平一致

C.实现地区政治统一                 D.达到互利共赢目的

(3)目前,我国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领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某技术公司已与全球领先的运营商签订60多个5G商用合同,其中包括与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等欧洲西部国家的多项合作。
长期以来,在中国与欧洲西部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中,中国主要输入(工业制成品/资源)、(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如今,中国向欧洲西部多个国家输出5G技术说明(双项选择题)。

A.“南北对话”中发达国家完全占有技术的优势

B.“南南合作”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唯一出路

C.发展中国家在一些技术领域已经赶超发达国家

D.国际合作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需求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图片_x0020_100019

图片_x0020_100020

材料2:某地地形模型(图3)及该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

-4.7

-1.9

4.8

13.7

20.1

24.7

月降水量(mm)

3

7

9

20

33

7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26.1

24.9

19.9

12.8

3.8

-2.7

月降水量(mm)

192

212

57

24

7

3

图片_x0020_100021

(1)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结合图1中“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至少答出三点)。
 
(2)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两大类,读图2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3)结合表,分析图3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你的理由是。(至少两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