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山坡坡栽树涯畔畔青,黄土高原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改造自然的成果。有关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 坡脚建挡土坝、护坡
B . 退耕还林、还草
C . 开荒种田,增加耕地面积
D . 缓坡地修建梯田
2、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
①旱灾②洪涝灾害③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④火山、地震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3、我国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状况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图为“黄土高原坡面生态建设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形成原因是( ) (1)
A . 风力作用
B . 流水作用
C . 冰川作用
D . 风化作用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人多地少,过度开发破坏地表 ④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3)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 (3)
A . ①修筑挡土坝 ②修筑梯田 ③种植优质牧草
B . ①植树造林 ②种植小麦 ③修筑挡土坝
C . ①开挖鱼塘②打坝淤地③种植山杏
D . ①修筑梯田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
4、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 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 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 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黄河“桥上 桥”。
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 (1)
A . 华北平原
B . 黄土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河套平原
(2)“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
A . 地壳变动
B . 过度开垦
C . 水土流失
D . 围河造田
5、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 北方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青藏地区
D . 南方地区
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成因的是( )
A . 水土流失严重
B .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C .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
D .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
7、下面有关各地民居的简笔画中,哪一个能代表黄土高原地区( )
A .
-窑洞
B .
-蒙古包
C .
-水乡民居
D .
-竹楼




8、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点是( ) (1)
A . 地势平坦
B . 雪山连绵
C . 山环水绕
D . 千沟万壑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气候原因是( ) (2)
A .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B .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C .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D . 长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3)关于上图中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措施,组合正确的是( ) (3)
A . 甲地——建挡土坝、护坡等
B . 乙地——种植小麦、玉米等
C . 丙地——种草、灌木和山杏
D . 丁地——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
9、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
B . 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C . 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D . 黄河中游泥沙淤积,“地上河”问题严重
10、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 )
A . 修建水库
B . 植树种草
C . 修建梯田
D . 打坝淤地
11、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河段( ) (1)
A . 源头—①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 (2)
A . 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 . 陡坡地建梯田
C .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 . 植树种草
12、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下列的传统文化不是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A . 秧歌
B . 腰鼓
C . 秦腔
D . 剪纸
13、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是( )
A . 塬
B . 梁
C . 峁
D . 坝
14、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 )
A . 河道纵横
B . 千沟万壑
C . 沼泽遍布
D . 地表崎岖
15、“中国龙”—黄河身上也存在“病症”(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下游“脚肿”(“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1)
A . 中游水土流失
B . 中游围湖造田
C . 上中游兴修水电站
D . 气候干旱,河流断流
(2)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2)
A . 退耕还林
B . 退耕还湖
C . 加固大堤
D . 南水北调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地区处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级阶梯。①是省,②是省。
(2)在A,B景观图中,表示黄土高原地区地表特征的是;在C,D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特有人文景观的是。
(3)下列哪个是黄土高原的位置()。
(4)列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两条)及治理措施(两条)。
自然原因 ① ②
治理措施 ① ②
2、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8月19-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考察调研。从京城出发,习近平首站即到敦煌,随后,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经嘉峪关、张掖、武威,穿越河西走廊东部地理分界线乌鞘岭,来到此行最后一站兰州,专程考察了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并在黄河边提出“黄河之滨也很美”。
(1)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的粮仓,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用水主要靠浇灌。
(2)图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黄河的含沙量较大,但不同河段含沙量的大小并不相同。判断黄河在兰州河段和郑州附近河段含沙量较大的是,请分析原因。
(3)黄河源头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4)请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的气候原因。
(5)过去黄土高原某省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现在已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某省农产品产量与销售变化图”,分析其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方向与农业部门发展方向。
3、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B,C。
省(自治区):①,②,③,④。
(2)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现在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
(4)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我们可以使用措施和措施相结合治理。
(5)黄土高原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对此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