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
A . 高原
B . 丘陵
C . 山地
D . 平原
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①便利的交通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荒漠 ④气候湿热 ⑤水源充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③④⑤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 . 汉语
B . 英语
C . 法语
D . 日语
4、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是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球体
B . 地球的最大半径是6371千米
C .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万平方千米
D .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上
B . ②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C . ③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D . ④点在(60°N,40°W)
(2)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点是( ) (2)
A . ①点
B . ②点
C . ③点
D . ④点
(3)②点位于③点的( ) (3)
A . 西南方向
B . 西北方向
C . 东北方向
D . 东南方向
6、下列图例符号与表示事物不符的一项是( )
A .
国界
B .
未定国界
C .
首都、首府
D .
运河




7、下列四个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B . 1:2 000
C .
D . 1/20000000

8、若下列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 西宁市行政区划图
B . 青海省行政区划图
C . 中国行政区划图
D . 世界政区图
9、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元首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 86米,珠峰为中尼世代友好重要象征。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的湖面海拔为-415米。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 8848. 86米
B . 9263. 86米
C . -415 米
D . 8433. 86米
10、下列对地球海陆分布状况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陆地多集中分布于北半球
B . 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 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陆地
D . 海洋被陆地分隔、互不连通
11、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中甲、乙分别表示的大陆是( ) (1)
A . 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B . 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C . 非洲大陆、北美大陆
D . 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2)下列描述与漫画所反映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 (2)
A . 两大陆曾是连在一起的
B .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C . 这两个大洲形状很像
D . 两大陆凸、凹部分几乎吻合
(3)现在甲、乙两大陆之间的大洋是( ) (3)
A . 大西洋
B . 太平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12、下列属于描述气候的诗句是( )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 冷露无声湿桂花
C . 山雨欲来风满楼
D . 春风不度玉门关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的是( )
A . 气候变化
B . 天气变化
C . 季节变化
D . 气温变化
14、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低值一般出现在( )
A . 0时左右
B . 2时左右
C . 日出前后
D . 22时左右
15、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形成“赤道雪山”奇特景观的原因是( )
A . 人为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海陆因素
D . 纬度因素
16、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为因素
17、关于对地球五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
B . 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C . 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
D . 南北回归线之间是温带地区
18、欧洲北部居民房屋有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 )
A . 气候湿热,利于通风散热
B . 雨雪天气多,利于雨雪流泻
C . 气候寒冷,利于采光增暖
D . 沙尘天气多,防止沙尘堆积
19、读“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两类国家两组数据,判断I类国家和II类国家分别属于( ) (1)
A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B . 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
C . 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
D . 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
(2)下列国家中,不属于II类国家的是( ) (2)
A . 俄罗斯
B . 中国
C . 澳大利亚
D . 印度
(3)II类与II类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 ) (3)
A . 东西合作
B . 东西融合
C . 南北对话
D . 南南合作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请结合资料及图,完成下列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2021年1月5日为小寒节气,小寒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 和之间。(填写相应序号)
(2)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节气时,地球运行到处,太阳直射(填纬线的名称)。当节气时,太阳也直射该纬线。
(3)6月22日前后,我们会迎来夏至日,此日太阳直射(填纬线名称) ,该纬线的纬度是
(4)又是一年寒冬到,冬至日是在每年的月日前后,此日,西宁白昼时间最,南极圈以内地区会出现现象。
(5)地球在公转的同时又在不停地围绕自转,自转的方向是
(6)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处海拔高度是米 ,山峰的海拔高度不会超过米以上。
(2)甲,乙间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3)若甲、乙两点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千米。
(4)学校在李村的方向。
(5)河流流过李村附近以后河段的大致流向是自向流。
3、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和“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小题。
(1)左图中①图是半球, 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
(2)左图中②图中丙、丁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
(3)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可以概括为分海洋、分陆地。
(4)左图②图中某地某次地震震中位置处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5)左图①和②两图涂黑部分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 附近,其气候特点与右图中图的气温和降水量特点相符(填写相应字母);左图中②图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与右图中图的气温和降水量状况相符。
(6)请在左图中的相应位置处填写“大洋洲”."印度洋”。
4、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世界人口分布有四大稠密地区,其中①在东部,②在洲南部,③在洲,④在洲东部,这四大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2)A处的人口很稀少是因为该地区为气候(填气候类型) ;B处的人口很稀少是因为气候
(3)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来表示,其数值的高低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4)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出现人口问题,如、等。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 的发展相适应,与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