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五第二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经济,配置资源有两种手段(    )
A . 行政命令和计划调节 B .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 C . 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 D .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2、计划和市场(  )
A . 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 . 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 . 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D . 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3、北京市交通拥堵形势日益严峻,机动车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的态势。为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首次提出采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举的措施,依法调控小轿车的合理使用,降低小轿车的使用量和出行比例。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首都北京采用机动车摇号方式控制小汽车增长属于政府运用________手段控制机动车增长。(  )
A . 经济手段 B . 法律手段 C . 行政手段 D . 计划手段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②消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③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直接使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5、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表明(  )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和市场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③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④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计划和市场可以共存,具有互补性

A . ①⑤ B . C . ①④⑤ D . ①③④⑤
6、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的根本原因是

(  )

A . 市场经济体制总是优越于计划经济体制 B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C . 随着条件的变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D .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
7、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具体阐述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内涵。以下对这一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  )
A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表明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有时以计划经济为主、有时以市场调节为辅 B . 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 . 计划经济为主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 D . 市场调节为辅说明指导性计划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实现
8、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 . 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 B . 是否通过企业进行调控 C . 是否实行政企分开 D . 企业是否有自主经营权
9、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的是(  )

①党的十三大                         ②党的十四大 

③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0、下列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 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C . 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区别 D .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
A .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 .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12、我国的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                  (    )
A . 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B . 发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C . 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统一的 D . 坚持市场调节的基础性地位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③是深化农村改革和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

④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1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    )

①公司法人这里结构不规范,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

②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行业垄断、地区封锁依然存在

③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④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决议》把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十一五”期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这项重要任务,对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益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有                            (    )

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②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

③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④增加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
1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的能源危机,国家通过减免税,鼓励在工业、服务、住房、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采取节能型设备。这表明       (    )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③经济调节是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④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7、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05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中指出:“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东中西共同发展体现了(    )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空

②有利于市场自发调节资源,使之达到优化配置

③东部地区的帮助是西部脱贫的根本条件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④
18、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    )

①社会稳定功能  ②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③经济调节功能  ④实现共同富裕功能   ⑤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功能 

A . ①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是       (    )
A .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205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及社会性质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②计划和市场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普遍采用的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③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 

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简答题 (共5小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会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
2、20世纪50年代以来,粮票一直是我国城镇居民获得口粮的主要凭证,它对保证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称“神州第一票。”近几年来,广东、海南、浙江、上海等城市逐渐出现收藏粮票热。粮票收藏爱好者认为,粮票可能成为一种历史文物,今后,年代越久远,就越宝贵。运用经济学常识回答:
(1)粮票命运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变化?
(2)如果取消了粮票,你认为怎样保证满足城镇居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
3、1978~198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增长率由1978年的6.7%上升到1984年的13.6%,呈明显提高态势,最高年份1979年为19.2%。而这一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6%。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问题?
(2)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4、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
5、1992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到南方考察时,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简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历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五第二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