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6小题)

1、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
A .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B . 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 C .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D . 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2019年6月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在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言中谈及台湾问题时表示,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理解正确的是(    )
A .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B .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所有同胞的共同愿望 C .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唯一途径 D . 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港澳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的重大机遇,也是广东发展的大机遇,将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    )

①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②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

③促进粤港澳三地实现同等富裕

④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图中是小闽搜集的信息。针对信息反映的问题,我们应(   )

①合理消费,适量点餐避免浪费    ②重视环保,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关注卫生,用什么餐具无所谓    ④节约资源,选择可重复使用餐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碧峰千点数鸿轻”——“轻帆鸿点千峰碧”,回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独特题材,是世界上现存的五千多种语言中仅有汉字能做到的独一无二的美,历经千年历史依然熠熠生辉。这说明中华文化(    )
A . 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B . 一花独放,天下独尊 C .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 . 中西合璧,不分彼此
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B . 只有抵制外来文化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C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7、下列能体现文化自信的是(    )

①电影《我不是药神》票房创纪录

②我国加快5G部署和全光网络建设

③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④“扫黑除恶”成效显著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8、团聚时,父亲及时拦住孩子焦急的筷子示意长辈优先来“明礼”:回到家,母亲不停地用筷子给子女夹菜来表达“关爱”:过春节,把邻居家的孤单老人请到自家餐桌递上一双筷子来“睦邻”……这些场景反映出(    )

①筷子是最好的进食工具

②筷子传承着优良家风

③教育决定着民族未来

④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9、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体现这一精神的有(    )

①西柏坡精神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延安精神

④载人航天精神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
10、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古今同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下列同样能反映这一美德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2、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空间上不是封闭的,在时间上不是停滞的,是一个鲜活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这说明(    )
A .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魄” B .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C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 .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13、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相互关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3 B . 图片_x0020_100004 C . 图片_x0020_100005 D . 图片_x0020_100006
14、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编译出版各类蒙古文教材及教辅资料1000余种,完成了蒙古文版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任务,实现了民族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实行这些举措(    )

①有利于维护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③能够消除地区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5、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B . 这有助于家庭结构合理化 C . 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D . 这表明计划生育已经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6、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A . “一国两制”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7、与下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应的观点或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①“互联网+”加出新动能

②九年来,贫困人□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我国积极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A . ②→③→①→④→⑤ B . ①→④→⑤→②→③ C . ①→②→④→⑤→③ D . ①→③→④→⑤→②
18、习总书记用“打断骨头连着筋”来形容两岸关系。下列表述与此意思相符的有(    )

①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②两岸人民一家亲,血浓于水

③民族团结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对台的基本方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实现了由________,再由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
A . 贫困到温饱;富强到全面小康 B . 贫困到温饱;温饱到总体小康 C . 贫困到温饱;温饱到全面小康 D . 贫困到温饱;温饱到实现社会主义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主要出自我国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
A . 毛泽东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 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C . 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不冲突 D .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2、为歌颂新时代,中学生小闽的爸爸写了副对联,上联是“紫燕衔绿万家春”,下联是“雪梅映红中国梦”,下列最合适的横批是(    )
A . 改革开放 B . 民族复兴 C . 依法治国 D . 创新驱动
23、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四个自信”。下列不属于“四个自信”内容的是(    )
A . 道路自信 B . 理论自信 C . 路线自信 D . 制度自信
24、“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2017年春晚歌曲《不忘初心》反映了百姓呼声、时代所向。“最美中国道路”是(    )
A . 可持续发展道路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 改革开放道路 D . 绿色发展之路
25、下列关于自信的中国人,正确的观点有(    )

①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②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阐发中国精神

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独立解决一切问题

④自信的中国人主导世界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26、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的精髓 B .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C . 我国人口现状新特点——基数大,素质偏低 D .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在国庆假日里,文化游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大家到文化古迹、博物馆,感受璀璨的中华文明。小闽选择到山东曲阜追寻圣人足迹,感悟儒家文化。
(2)看到港独分子在街上发传单,香港出租车司机当街停车后摇下车窗怒怼港独分子。

三、分析说明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于敏——“中国氢弹之父”,2019年9月29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1961年,党组织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因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连他最亲近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从事的是什么工作,直到1988年解密。1965年9—11月,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

材料二: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提出了青年发展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图片_x0020_100008

(1)材料一中于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哪些价值准则?
(2)请简要说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的理由?
(3)谈谈你准备怎样向模范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国家在西藏地区累计投入1万多亿元,实施了80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二: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7月3日,多伦多澳门会举办系列活动,展示澳门特区在回归祖国20年来为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澳门朝着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所创造的丰硕成果,以及“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1)说说国家不断加大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资金投入的必要性。
(2)澳门回归祖国怀抱20年来保持了繁荣、稳定和发展说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9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10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怎样的信息。
(2)材料二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请参照上述形式将图中①、②的内容补充完整。
(3)请谈谈你准备怎样助力复兴路?

四、综合探究题(共1小题)

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回收可利用的垃圾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始普遍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住建部公布,将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州、宜春、银川九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其中北京是首个立法城市。

图片_x0020_100011

(1)请把下列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把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玻璃    ②果皮    ③餐巾纸    ④剩菜

⑤废水银体温计    ⑥旧报纸    ⑦过期药品    ⑧矿泉水瓶

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