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诗海拾贝同步练习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点点记;(共5小题)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qián qiǎn)          (lù lòu)

      (huá huà)          (dìnɡ zhàn)

2、补充词语。

             玉立                 来迟

             白雪                 点头

3、选择正确的搭配。

《采薇》    唐诗    白 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词    辛弃疾

《天净沙·秋》    元曲    艾青

《太阳的话》    四言古诗    叶赛宁

《白桦》    外国诗    杜甫

《春夜喜雨》    现代诗    《诗经》

4、读课文,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乡间小路。      

②雪花飞舞的样子。      

③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④羽毛或丝线制成穗子。      

⑤安闲自在地步行。      

5、添枝加叶。

      的金晖          的寂静

      的流苏          的光华

二、理解填空。(共5小题)

1、《春夜细雨》前两句中的“      ”和“      ”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三、四句中的“      ”字和“      ”字用得准确、贴切,前者写出了风的      ,后者写出了雨的      

2、《采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分别写了      季和      季有代表性的景物,“      ”写柳条飘动,“      ”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3、《天净沙·秋》题目中“天净沙”是      ,“秋”是      

4、杜甫的《春夜细雨》是一首      ,诗中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运用了对比和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句中的“      ”和“      ”都是语气助词。

三、明辨是非(对的打“√”,错误打“×”)。(共5小题)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黄沙道”指的是用黄沙铺成的道路。

A . 正确 B . 错误
2、《春夜细雨》首联赞美了春雨应时而下的特点。

A . 正确 B . 错误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夏夜特有的景象。

A . 正确 B . 错误
4、“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两句可以让人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秋景的喜爱之情。

A . 正确 B . 错误
5、《太阳的话》是诗人艾青写的一首现代自由诗,全诗运用了反复、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A . 正确 B . 错误

四、综合能力日日新(共2小题)

1、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诗人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

(2)
A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            ”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感悟。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àn)__________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ì)__________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变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yǎn)______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月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yān)__________没了他的脚印。

(1)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作题目最恰当(    )

(1)
A . 时光 B . 时间 C . 光阴 D . 岁月
(2)按拼音,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展 缀 延 掩 B . 绽 缀 延 淹 C . 展 坠 衍 掩 D . 绽 坠 衍 淹
(3)文中[  ]处填关联词,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

(3)
A . 而 尽管 尽管 便 因为 B . 在 即使 即使 就 由于 C . 但 不管 还是 便 因为 D . 都 哪怕 或是 就 由于
(4)对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4)
A . 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拟人) B .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拟人) C .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夸张) D .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比喻)
(5)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的是(   )

(5)
A . 岁月无情,不要有非分之想。 B . 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发奋努力。 C . 时光易逝,不如及时行乐。 D . 年华虚度,无可奈何。
(6)这篇文章从表现方式上看,属于(   )

(6)
A . 议论 B . 抒情 C . 说理 D . 叙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小学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诗海拾贝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