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当乌苏里江畔的人们迎来曙光时,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原因是( )
A . 纬度差异大
B . 经度差异大
C . 年降水量差异大
D . 该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 台风
B . 寒潮
C . 泥石流
D . 旱涝
3、有关我国人口、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B . 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
C . 泼水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D . 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4、为节约、保护好资源,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B . 大量互赠贺卡
C . 不吃野生动物
D . 节约用水
5、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 )
A . 青藏高原
B . 黑龙江
C . 新疆
D . 辽宁
6、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资源种类太少
B . 资源总量太少
C . 人口数量太多
D . 经济发展快,消耗大
7、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
B . 地形交错分布,丘陵面积广
C .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D . 地形复杂多样,山脉面积广
8、“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 . 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
B . 下游加固大堤
C . 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 . 中下游疏通河道
9、以下选项中,与可燃冰属于同一类自然资源的是( )
A . 煤、铁、森林
B . 风能、水能、潮汐能
C . 石油、天然气、铁
D . 森林、阳光、石油
10、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
A . 跨流域调水
B . 节约用水
C . 防止水污染
D . 兴修水库
11、“送(取)货上门,方便快捷”的快递行业发展迅速,该行业主要依托( )
A . 管道运输
B . 航空运输
C . 公路运输
D . 海路运输
12、下列省级单位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 . 贵州省
B . 黑龙江省
C . 湖北省
D . 吉林省
1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的农作物有( )
A . 小麦、甘蔗
B . 玉米、棉花
C . 水稻、茶
D . 玉米、大豆
14、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设计团队,历时五年攻关,终于取得了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的关键技术突破。今年,团队将发射数颗卫星,在年末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其周边国家提供基本的导航服务,与传统工业相比,北斗卫星全球网技术突破的重要条件是( )
A . 自然资源丰富
B . 科技力量雄厚
C . 位置优越
D . 劳动力资源充足
15、齐齐哈尔的传统民居墙体厚,与此相关的是( )
A . 防寒保暖
B . 通风散热
C . 防止野兽袭击
D . 利于雨水下泄
16、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 . 上游河段
B . 中游河段
C . 下游河段
D . 长江三角洲
17、下列农业生产做法中,不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内蒙古高原实行划区管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B . 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 .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西部地区,建设大量的高产稳产田
D . 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缩小
18、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 . ①荒地
B . ②林地
C . ③水田
D . ④草地
19、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大小兴安岭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 )
A . 耕地、林地、草地
B . 草地 耕地 林地
C . 林地 草地 耕地
D . 耕地 草地 林地
20、下列哪趟运输最适合选择该种交通工具( )
A . 10万吨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运到上海---河运
B . 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送到拉萨----公路
C . 1000公斤蔬菜从九江运到南昌----海运
D . 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乌鲁木齐----铁路
二、综合题(共7小题)
1、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
(2)图中两条河流中,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3)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水利
(4)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的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注入 海。
2、如图,回答问题。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因素。
(2)根据图中广州→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概括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3)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因素。
(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与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3、图1“影响中国的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图2“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地:洋,主要发生季节:季;
(2)读图2,寒潮属于灾害(气象或地质),主要发生在(夏/冬)半年;
(3)读图2,寒潮西路经①省(全称)进入我国,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中路经②高原(地形区)南下,直达③“鱼米之乡”平原(地形区);
(4)地势三级阶梯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第级阶梯,其原因是。
4、如图﹣“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的原则,图中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主要农业类型是以东主要农业类型是。
(2)我国东部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耕地为主,以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3)C地区由于不合适的开发利用,如滥垦过牧,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4)淡水渔业发达的地区(南方/北方)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D所示的是我国一些主要山脉,请根据要求填空。A山脉B山脉C山脉D山脉A西侧的地形区名称是;B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D东侧的地形区名称。
(2)甲所在的区域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业地位重要,乙所在的区域是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3)下面四幅图中能反映①所示城市气候特点的是
(4)图中山脉C和河流③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粮食作物以为主。
6、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以通过措施解决。
(2)少水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
(3)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状况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惊人。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张图(如图1),并说明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中国的民族分布 B.中国的地势 C.中国的温度带 D.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
(2)小明同学通过对两幅图进行自主探究,发现这一分布特点是,。
(3)这一分布特点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地理意义:
一是有利于深入我国内地,形成降水;二是造成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
(4)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以山脉,祁连山脉,山脉为界。
(5)通过标注你会发现这两个水利工程位置的共同特点都位于某一地理分界线附近这里大,水能丰富,适宜修建大型水电站。
(6)图中A区域属地势的第级阶梯,下列地区属于这一阶梯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