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科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道法部分)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家,我们是儿女;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景区,我们是游客……这说明(    )
A . 我们拥有不同的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 B . 我们的身份不同,享受的权利不同 C . 我们身份的不同,履行的义务不同 D .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
2、下列行为中,符合亲社会行为要求的是(    )

①克服“看客”现象以及对社会的冷漠情绪  ②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③在网络上随意攻击他人                  ④乐于为社会奉献爱心和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产生了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小钱和他的亲妹妹——血缘关系 B . 小赵和邻居豆豆——地缘关系 C . 小王和辅导班同学——业缘关系 D . 小孙和办公室同事——地缘关系
4、鲁迅先生曾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存在,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努力的结果 B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没有关系 C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 . 个人决定社会的进步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

①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②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    ④学会倾听,主动关心他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6、下列关于个人与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 社会就是把所有的陌生人转变为熟人 C . 个人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 D . 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7、下图漫画告诉我们(    )

A . 公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不传谣,不造谣 B . 沉迷网络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C . 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D . 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8、“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 . 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B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 . 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 .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9、下图漫画充分说明了(    )

①老百姓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表达自己的民意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2020年7月,朋友圈疯狂转载“昆明某地石榴滞销千万斤”的文章引发关注,后经查实该消息是假的。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网络消息真真假假,要学会明辨是非 B .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要学会筛选判断 C . 在网络中发表言论要注意遵守道德和法律 D . 不要发表和转载任何网络言论
11、“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散迷雾,低谷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你认为这段快板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①互联网信息量很大,我们应该无限制地与它亲密接触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

③上网有利也有弊,要主动规避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④要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既要诚实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如今,共享单车早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日常出行的首选。但是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小玲所在的居民小区,由于很多人把共享单车骑到了小区里面,堵塞了小区的进出大门。于是小玲登录当地市民服务网站,建议政府加大对共享单车的停放管理。不久之后,小玲看到违规停放的现象少了很多。这表明(    )

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网络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组让人欢喜的数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03亿网络购物、网上外卖规模分别增长22.20%、45.6%;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已超3.5亿,公民网上了解政务、网上监督政府更便利。

材料二:一组让人担忧的场景

  

材料三:“正能量”,这是一个从2012年起经常被引用的词。起初,在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在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话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成了时下网络最热门的句子。后来,所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健康、揭露社会丑恶、感化人性、催生健康的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新闻和消息,就是“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中的“喜”与“忧”,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针对上述“喜”与“忧”,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做一名理性的网络参与者。
(3)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传递网络正能量?
2、以下材料是张乐在暑假的日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记一:7月6日我今天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虽然没有大人的陪同,我依然把他们照顾得很好,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小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7月25日我今天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帮助生活不便的老人在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丰硕的劳动果实,也感到很快乐。

日记三:8月3日今天在小区里看到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通知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也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

日记四:8月15日今天上午,我坐81路公交车观看文艺节目时,遇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座位,老人欣然接受,旁人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1)结合四则日记,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2)在前三则日记中,张乐分别是什么样的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4)阅读日记四,运用“亲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分析张乐行为的合理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科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道法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