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农垦森工)2021年中考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8小题)
1、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届时全国各地将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活动当天,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1)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2)此时,黑龙江省昼夜长短情况是( ) (2)
A . 昼短夜长
B . 昼夜等长
C . 昼长夜短
D . 黑夜变短
2、在1:1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A . 20千米
B . 200米
C . 200千米
D . 2千米
3、2021年3月以来,印度新冠疫情加重,想了解印度的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 )
A . 东亚政区图
B . 东南亚政区图
C . 南亚政区图
D . 西亚政区图
4、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B .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 . 纬线最大的度数是180°
D . 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读右图归纳世界主要山系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 . 分布在大陆的内陆
B . 分布在板块内部
C . 主要分布在欧洲
D . 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6、关于亚洲气候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季风气候显著
B . 海洋性特征显著
C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 气候复杂多样
7、 读某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某市的天气状况是( ) (1)
A . 多云转阵雨
B . 多云转雨夹雪
C . 晴转多云
D . 阴转小雪
(2)某市这天空气质量是( ) (2)
A . 轻度污染
B . 中度污染
C . 重度污染
D . 严重污染
8、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民居反映气候湿热的是( )
A . 蒙古包
B . 窑洞
C . 冰屋
D . 竹楼
9、中国与下列国家的合作中,属于南南合作的是( )
A . 法国
B . 美国
C . 日本
D . 巴西
10、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 . 东非高原
B . 东欧平原
C . 青藏高原
D . 恒河平原
11、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 . 沿海地区
B . 湖泊附近
C . 北部山区
D .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12、中东地区石油运往东亚必经的海上通道是( )
A . 马六甲海峡
B . 苏伊土运河
C . 好望角
D . 土耳其海峡
13、位于美国东北部的世界最大淡水湖是( )
A . 密歇根湖
B . 贝加尔湖
C . 苏必利尔湖
D . 里海
14、在东非高原上每年有大规模野生动物逐草迁徙,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全年干旱
B . 降水分干湿季
C . 夏季多雨
D . 全年湿润
15、根据右图的轮廓,判断该国是( )
A . 中国
B . 印度
C . 加拿大
D . 俄罗斯
16、下列气候类型中,属于巴西亚马孙平原的是( )
A . 甲图
B . 乙图
C . 丙图
D . 丁图
17、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唯一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 长城站
B . 中山站
C . 泰山站
D . 昆仑站
18、下列条件不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是( )
A . 科技水平高
B . 多优良港湾
C . 矿产资源贫乏
D . 劳动力丰富
19、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吉林省
B .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 云南省
D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东半球和北半球
B . 亚洲东部、西临大西洋
C . 跨寒、温、热三带
D . 陆上邻国有16个,是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21、我国在2021年6月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子女的“三孩”政策,原因是( )
A . 人口大规模迁移
B . 人口数量负增长
C . 人口增长过快
D . 人口老龄化
22、下列现象中属于气温带来的影响是( )
A . 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大
B . 东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 . 北方地区房屋墙体薄
D . 北方耕地多为水田
23、下图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
A . 松花江
B . 长江
C . 黄河
D . 珠江
24、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台风天气出海捕鱼
B . 发生泥石流,顺着山坡向下跑
C . 沙尘暴天气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D . 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25、目前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下列生活垃圾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 . 剩菜剩饭
B . 旧书本
C . 废电池
D . 花卉绿植
26、读右侧省区轮廓图,选出省区名称与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 )
A . 湖南省—湘
B . 湖北省—鄂
C . 河南省—豫
D . 重庆市—渝
27、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 . 改变灌溉方式
B .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 . 修建水库
D . 跨流域调水
28、黑龙江鲜花市场货源大多来自云南省,为保证鲜花的质量,运输方式多选用( )
A . 公路
B . 铁路
C . 航空
D . 水运
29、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的人为因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地理位置
C . 气候因素
D . 城市分布
30、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 盆地、山地
B . 高原、盆地
C . 山地、高原
D . 平原、高原
31、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
A . 辽中南
B . 京津唐
C . 长江三角洲
D . 珠江三角洲
32、下列关于北京描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最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
B .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 . 水资源不足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D . 众多的大使馆体现了政治职能
3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
A . 杭州
B . 南京
C . 上海
D . 苏州
3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A .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 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C . 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D .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35、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北京四合院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 保护修缮
B . 保持原貌
C . 全部拆除
D . 异地重建
3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景观最可能是( )
A . 北方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南方地区
D . 青藏地区
37、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逐渐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劳动力
B . 资源丰富
C . 资金
D . 人才科技
38、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和工作在不同城市,造成“同城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
B . 人口的快速增长
C .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D . 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连线题(共1小题)
1、将下列国家和地区与对应的称号连线。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山体部位名称:A-C,D点。
(2)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米。
(3)B点在A点的方向。
(4)从A、B两点出发,沿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更容易?
2、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我们生活的大洲在图中的字母是。
(2)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④。
(3)A大洲的主要人种是。
(4)D大洲与E大洲的分界线是。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填数字)。
3、读澳大利亚图,回答问题。
(1)通过图中纬线判断澳大利亚地处半球,根据右图分析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2)图中的A是(山脉),B是(岛屿)。
(3)由于澳大利亚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保留下来众多的古老生物,试举一例古老的动物。
4、读欧洲西部图,回答问题。
(1)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欧洲西部形成了典型的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因此发达。
(2)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想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应去(填数字),观看午夜太阳应去国家(填字母)。
(3)欧洲西部国民经济的支柱是。
5、读北美洲地形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上可知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A是。
(2)沿北纬40°纬线,归纳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
(3)北美洲的气候在太平洋沿岸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
(4)受地形的影响,图中的水系形状应该是下图中( ) (4)
A .
树枝状水系
B .
放射状水系
C .
平行状水系
D .
环状水系




6、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约占全国面积的。
(2)在我国适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地形是,这类地形所占比例较。
(3)从图中可以得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7、读长江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地形区)的唐古拉山脉,上游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素有“”之称,建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A是。
(2)B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3)C是长江上中游分界点。
8、读黄土高原图和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山脉),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这里。
(2)读右图观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图中甲、乙、丙中泥沙量最多的是。由此可以得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填“多”或“少”)。因此为了保持黄土高原的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
9、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东、西两侧。
(2)与澳门相邻的经济特区A是。
(3)家住香港的贝贝想坐火车去北京,应选择的铁路线B是,C是(城市)。
(4)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和粵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的优势地位是( ) (4)
A . 渔产品加工业基地
B . 加工制造业中心
C . 种植业基地
D . 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用手机记录分享生活很常见、很流行。从2019年开始,一位徒步爱好者的真实记录引起众人的关注,他用手机与大家一起分享沿途大美风光和风土人情。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徒步旅行,他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准备,制订了详细的徒步路线,计划用十年时间走遍全中国,现在徒步仍在继续……
材料二:徒步旅行路线图
(1)徒步爱好者从省的深圳出发,一路向北途经安徽省时穿过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河流)。
(2)继续北上,经内蒙古自治区穿过B(山脉)到达我国冬季最冷也是最北的县,继续沿着中俄界河C向东行走,到达祖国最东的城市抚远。
(3)从抚远向南的途中,经过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在这里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了解到水稻长势好、产量高是受到(特征)的季风气候影响。
(4)继续南行途中,观赏了中俄界湖E的壮美景观。
(5)经吉林到辽宁境内继续徒步,经过该省行政中心F到达大连。
(6)在山东境内,经过黄河入海口景区时了解到黄河最终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