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道法部分)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 主刑与刑罚 B . 刑法与民法 C . 拘役与死刑 D . 主刑与罚金
2、小倩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有中学生,有老师等。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他们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            ②网络交往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

 ③网络交往中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2020年2月,温州市民陈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消息,称自己从疫情严重的武汉归来,身体不适,但仍去看电影。消息经网友大量转发,引发公众恐慌。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扰乱公共秩序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该案例告诉我们(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自觉遵守法律          

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提高媒介素养

③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④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4、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关文明礼貌的典故。下列能体现文明有礼的典故有(      )

①孔融让梨            ②程门立雪     ③愚公移山       ④三顾茅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5、2020年2月7日,张某、黄某夫妇想从小区后面躲过封锁处绕行回家,被防疫工作的员梅某劝阻。两人心生不满,开始辱骂、殴打梅某。2月12日,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张、黄两人因犯妨害公务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和拘役六个月。这告诉我们(   )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   ②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 

③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法律法规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6、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

①及时拨打110电话或争取成人帮助            ②挺身而出,坚决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③不动声色,动作没看见,悄悄溜走            ④虚张声势,与不法分子巧妙周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7、以下诗句中,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有(   )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8、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这一做法说明(   )
A .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成年人的事 B . 违法犯罪现象在当今社会已不多见    C . 见义勇为在当前已不值得褒扬和敬佩 D . 中小学生要先保全自己,善于斗争
9、2020年6月23日,中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服务范围从中国范围扩展到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中国北斗3号终于组网成功,成为不折不扣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是中国航天人20年辛苦努力的成果。这启示我们要(   )
A . 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称霸世界 B . 发展创新精神,实干创造辉煌    C . 淡化知识学习,专注能力培养 D . 积极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10、下表是丽水市近几年的人均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

项目

2014年

2016年

2019年

人均GDP

66916元

75715元

102593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959元

45794元

5902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404元

26508元

34803元

该统计表说明丽水市(   )

①城乡差异已经消除      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④社会发展已实现现代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回放】2019年3月31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牺牲,4月1日,李某在网络上公然发布诋毁、侮辱救火英雄的言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遭到广大网友的一致谴责。在广大网友的举报下,李某被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实施刑事拘留,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从违反法律类别的角度,指出李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判断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
(3)李某案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警示?(提示:从道德、法律角度回答)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期末考试时,小明在考场上偷看他人答案。

材料二:“微公益”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集点滴之爱,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八年级学生黄某积极参加这次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同学们捐助过冬衣服,学习用品等,还与他们互相写信,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小明的行为。
(2)请你为材料二中“微公益”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请从责任和奉献社会角度谈谈材料二中黄某同学行为的认识。
3、“我和我的祖国”当选2020年度国内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护国家利益,我和祖国在一起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流......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材料二:

材料三:“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出好成绩。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角度,简述“我和我国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理由。
(2)请完成图示中的内容。

 ②  ④  

(3)为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青少年应如何接好接力棒,跑出好成绩?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道法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