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燃料燃烧   C . 橙汁榨汁   D . 品红扩散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检验甲烷燃烧有CO2生成   B . 读液体体积 C . 将带有残留夜的滴管倒持   D . 吹灭酒精灯
3、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 . 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 .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 .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4、2016年世界水日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 .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7、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由42个原子组成 B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0 C .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8、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
A . 氧原子 B . 氧元素 C . 氧分子 D . 水分子
9、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2 B . O2 C . 2C D . He
10、水中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处理剂.高铁酸钾是暗紫色粉末,溶于水中生成紫红色溶液.下列有关高铁酸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高铁酸钾是一种氧化物 B . 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高铁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D . 高铁酸钾中含有单质铁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相同 B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C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原子 D . 质子数与核电荷数都可决定原子种类
12、下到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 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1:2 C . 过滤、吸附、蒸馏、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D .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13、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电子数为92 C . 核电荷数为92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 .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 .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1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氧化物

一氧化碳

过氧化氢

氧化铜

B

污染物

二氧化碳

PM2.5

二氧化硫

C

有机物

甲烷

红磷

乙醇

D

纯净物

空气

盐酸

碳酸钙

A . A   B . B   C . C   D . D
16、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   )

A . 50mL和50mL B . 60mL和40mL C . 40mL和60mL D . 20mL和80mL
17、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 .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 .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9、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 B . C . D .
20、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元素符号为Si C . 原子序数为14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氢分子      ;②氦气      ;③氯离子      ;④两个镁离子      

(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都含有      ,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一个即可),属于单质的是      
2、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3)
A . 原子序数:Z>Y B . 核外电子数:X=Y C . 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3、水是生命之源,“珍稀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1)
A . 蒸馏水 B . 河水 .自来水
(2)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可用      检验a中气体.检验b气体所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我省皖北地区部分农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病菌.
(4)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5)请举一列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4、如图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处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将滤纸条放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将它滴在棉花上: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此现象说明了      ;(用微观知识回答)
(2)请举出生活中能说明分子具有这一性质的一个实例: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      (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      口进(填“b”或“c”).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②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a.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b.根据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c.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发现问题1】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1】猜想①:蜡烛中可燃物成分不一样;

猜想②:      

(2)【发现问题2】同学们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蜡烛熄灭后,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远小于瓶容积的 .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2】猜想①: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

猜想②:      

猜想③:      

(3)【实验验证】将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瓶中的氧气含量.数据如图1.

【得出结论】此实验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       %.

(4)【拓展探究】

a.某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密闭条件下足量红磷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变化,如图2,在110秒时氧气的含量有所上升,接着再慢慢下降,最终维持在8.85%左右.请你试着解释图象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你对氧气含量最终维持在8.85%左右是怎么理解的?      

b.图3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持下来.图4、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①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②p=0.79p0 , p′=p0 , 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锌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力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请计算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4)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还需要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于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