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1.2《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 读河南省2020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完成下面小题。
7月7日 |
7月8日 |
||
9:00~11:30 |
15:00~17:00 |
9:00~11:30 |
15:00~17:00 |
语文 |
数学 |
文综/理综 |
外语 |
(1)语文考试结束时,郑州市某中学门口的交警恰好在树荫下值勤,他最可能在上图中的( ) (1)
A . ①位置
B . ②位置
C . ③位置
D . ④位置
(2)导致一天中树影变化的原因是( ) (2)
A .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 地球的公转
C . 地球的自转
D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2020年高考期间( ) (3)
A .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南移
B . 郑州市昼长夜短,昼渐长
C . 郑州市正午时刻物体影子变短
D . 郑州市昼短夜长,昼渐短
2、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下围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当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当日,山西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2)
A . 昼长夜短
B . 昼短夜长
C . 昼夜等长
D . 极昼时期
(3)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 (3)
A . 通信快捷
B . 科技发达
C . 交通便利
D . 市场广阔
3、2021年2月11日(除夕)20时,央视春晚正式开播,法国巴黎的华人在当地时间12时同步收看,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四季的变化
B . 月球公转
C . 地球公转
D . 地球自转
4、我国某市有夏季和冬季两个作息时间表,下表为该市夏季作息时间(北京时间),其晚于我国大部分城市。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作息 | 上班 | 午休 | 下班 |
时间 | 10:00 | 14:00-16:00 | 20:00 |
A . 长春市
B . 随州市
C . 成都市
D . 乌鲁木齐市
5、 图1为两位同学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女生代表太阳,男生代表地球,其伸展手臂代表赤道,头部位于赤道北),图2为来日太阳光展示意图,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关于男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身体代表地轴
B . 手臂伸展方向应始终保持不变
C . 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
D . 绕女生运行一圈表示昼夜更替一次
(2)男生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2日期一致的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6、 我国各地农民按照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总结了许多与节气相关的农业谚语,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自此之后,北半球白昼增长,进入隆冬时节,判断此节气是( ) (1)
A . 立冬
B . 大雪
C . 冬至
D . 大寒
(2)苏浙一带是“麦到小满日夜黄”,而华北一带则是“麦到芒种谷到秋”。影响两地麦类作物收获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气温
B . 降水
C . 地形
D . 水源
7、读下表和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某年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表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城市是( )
(1)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日出时刻 | 05:39 | 05:31 | 05:55 | 05:46 |
日落时刻 | 18:26 | 18:27 | 18:51 | 18:58 |
A . 武汉
B . 杭州
C . 石家庄
D . 福州
(2)下图为该日 15:00(北京时间)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到的照片,此时一列动车刚好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 是 ( )
(2)

A . 东北
B . 东南
C . 西北
D . 西南
8、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2021年6月14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今年端午节这天,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 ) (1)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①之间
(2)从今年端午节这天到夏至之间,黄石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2)
A . 白昼逐渐变短
B . 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C . 白昼逐渐变长
D . 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9、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下列哪种运动产生的( )
A . 地球公转
B . 地球自转
C . 月球公转
D . 太阳公转
10、读某日地球昼夜分布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某日地球昼夜分布图”判断我国所处的季节是( ) (1)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根据“某日地球昼夜分布图”,判断地球所处的位置是( ) (2)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2021年儿童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范围是( ) (3)
A . 丁到甲之间
B . 甲到乙之间
C . 乙到丙之间
D . 丙到丁之间
(4)地球位于甲位置时,地处南半球的城市堪培拉( ) (4)
A . 正值冬季
B . 昼长夜短
C . 正值夏季
D . 发生极昼
11、 地理小组同学们正在演示地球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观察到,地球不停的自转,由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1)
A . 天气变化
B . 极昼极夜
C . 四季变化
D . 昼夜交替
(2)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界线分别是( ) (2)
A . 赤道和南北两极
B . 南极点和北极点
C . 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D . 南极圈和北极圈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读“五带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B
C
D
E
(2)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3)五带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2、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l: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皮。
(1)结合活动1,完成(1)~(2)题。
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此现象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此现象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A.8:00 B.10:00 C.12:00 D.14:00
(3)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3)~(4)题。
A、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前后。
A、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前后。
(4)图1为我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处。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引起的。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滨州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结合活动3,完成(5)~(6)题。

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滨州的楼间距应该更(大或小)一些。
3、甲乙两图分别是冬至日和夏至日江苏某教室中午时分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夏至日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2)甲图所示当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3)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轨道,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这一天,盐城地区白昼(长于或短于)黑夜,此时地球运行到“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中(填AB、BC、CD,DA)两点之间。
4、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地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A、B所在的纬线较长的是。
(2)A地的经度是、纬度是,B地地处低、中、高纬度中的纬度。一天中,A、B两地先看到太阳的是。
(3)当太阳直射A地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处,此时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行过程中,厦门市(24.4°N)的白昼将会变(填“长”或“短”),厦门市一年中正午影子的朝向是向。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2)当黑龙江省白昼最长时,地球公转至处(选填甲、乙、丙或丁),这一天的节气是。
(3)6月27日,绥化市结业考试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_________。(选填字母) (3)
A . 甲乙之间
B . 乙丙之间
C . 丙丁之间
D . 丁甲之间
(4)当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学生放寒假时,我国正处于季(填季节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