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上期末复习专题2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 (1)
A . 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 . 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 . 老龄化现象加重
D . 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2)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2)
A . 杜绝向国外移民
B .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C . 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D .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维吾尔族
B . 壮族
C . 朝鲜族
D . 蒙古族
3、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 )
A . 泼水节
B . 那达慕节
C . 雪顿节
D . 苗年
4、鄂温克族自称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其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为兽皮,冬季用长毛、厚毛皮,夏季用光板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 ) (1)
A . 三江平原
B . 辽河平原
C . 大兴安岭
D . 台湾山脉
(2)根据资料推断,鄂温克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是( ) (2)
A . 泛舟捕鱼
B . 铁犁牛耕
C . 山林狩猎
D . 定居饲养
(3)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主要作用是( ) (3)
A . 美观
B . 防雨
C . 防晒
D . 御寒
5、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简称建议)正式发布。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1)
A . 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 . 儿童人口比重上升
C . 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D . 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再到现在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 ) (2)
A . 始终坚持鼓励生育
B . 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C . 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相适应
D .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3)下列措施,符合我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的是( )
①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③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 ④提高劳动力素质
(3)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 少数民族主安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 .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
A .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 .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二。
C .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D .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8、“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适婚男性过剩1752万,贫困地区该问题更加突出。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 . 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 . 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C . 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 . 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9、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少数民族种类会越来越多
B . 各少数民族均通用汉语,使用汉字
C . 少数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
D . 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0、某电视台播出的“民族大家庭”节目,有“是真是假”的竞猜游戏。以下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你认为真的是( )
A . 朝鲜族同胞说:“龙舟竞赛是我们传统体育项目。”
B . 回族同胞说:“我们宁夏种植的香蕉今年大丰收。”
C . 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 . 蒙古族同胞说:“我们每年七八月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
11、下图“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示意图”,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 . 1764年~1840年
B . 1840年~1949年
C . 1949年~1982年
D . 1982年~2005年
12、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
A . a—c--d—b
B . b—c—a—d
C . c—a—b—d
D . d—b—a---c
1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A . 壮族
B . 汉族
C . 藏族
D . 蒙古族
14、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汉族为主体,占 91.5%,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 东南、东北和西北
B . 西南、西北和东北
C . 西南、东南和东北
D . 东南、东北和西北
15、读“我国2014-2020年人口出生率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16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二孩政策全面实施
B . 接纳大量海外移民
C . 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D . 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2)据图预测我国未来可能出现( ) (2)
A . 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B . 劳动人口比重增加
C .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 .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16、最近,国家全面放开了“三孩”,这主要是因为( )
A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B .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C .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 . 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7、我国人口分布稀疏的省区有( )
A . 青、藏、新、内蒙古
B . 辽、吉、黑、内蒙古
C . 川、黔、藏、青
D . 鲁、辽、川、冀
18、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少,西北多
B . 人口分布受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匀
C . 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
D . 北方地区人口稠密,南方地区人口稀疏
19、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B . 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
C . 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部地区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那达慕大会是图所示少数民族节日。(填字母)
(2)泼水节是图所示少数民族节日。
(3)A民族集中分布在(填省级行政区全称)。
2、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2)该线东南人口(稠密 / 稀疏),西北人口(稠密 / 稀疏)。
(3)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分析我国东、西人口分布差异的特点。
(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到2015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主要是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①中的少数民族是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图②中的少数民族是族,他们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中所示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
(3)图③中的少数民族是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4)我国共有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
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大于人/平方千米,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分析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填“均匀”或“不均匀”);图中虚线为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它的两端分别是:A省黑河市,B省腾冲县;该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填“稠密”或“稀疏”),其人口主要分布地区的地形类型以、和盆地为主。
(3)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4)2015年10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___。(单选) (4)
A . 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B . 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负增长
C . 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负担加重
D . 人口分布不均,劳动力严重不足
5、读下列四幅民族节庆活动图,回答问题。
(1)图A所示是族的节,节目期间举行展佛、赛牦牛等表演。
(2)图B是人数最多的族的节。这一天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3)图C是族的 大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4)图D是族的节,此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