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创新国际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A . 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 . 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 . 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 . 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 . 二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A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 . 减少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
D . 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
4、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B . 二氧化碳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 . 活性炭吸附色素
5、“5.31”林甸大火和“6.3”德惠大火给全国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B .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 火灾中自求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 加油站内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6、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 .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 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7、“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B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 . 多用一次性筷子
D .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B . 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C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D .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9、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又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B . 居民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比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更清洁、更方便
C . 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D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
10、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B .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11、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 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 . 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 . 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 . H2、CH4
B . H2、CO
C . H2、CH4、CO
D . CH4、CO,CO2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把下列六种物质:氧气、酒精、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
(1)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 ;
(2)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单质是 ;
(3)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得到的绿色燃料是 ;
(4)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 ;
(5)最清洁的燃料是 .
2、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1)1个CO分子变成1个CO2分子需要得到 个O原子.
(2)1个O2分子与 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 .
(3)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 ,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 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Mn和CO2 , 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
(2)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实验中图B处发生的现象是 ;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 .
4、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某未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CO2+2H2O,据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判断的依据是 .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 ,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试验:
①实验(Ⅱ)中溶液变 色;
②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 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
2、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12.5 克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杂质不与酸反应)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