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法七年级下册4.9.1《生活需要法律》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树立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树立公民法制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B . 要求公民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C . 树立公民法制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D . 树立公民法制观念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
2、“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你才是意义!”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③有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④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彰显其存在的意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自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其中在规定冒名顶替入学行为的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拟对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冒名顶替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此举(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④将杜绝冒名顶替的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4、下面对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要求个别组织依法办事

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

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5、每个人从开始孕育生命就已经进入一张法律的大网之中,许多法律往往与人的具体年龄节点息息相关。这表明(   )
A . 法律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B . 违法的人需要学法 C .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D . 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6、《求是》杂志刊登文章指出,法治强调维护现行法律的权威和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法治的权威来自于(   )
A . 靠国家的强制力 B . 靠统治阶级的意志 C . 靠人民的维护 D . 靠舆论和习惯的力量
7、崇德明礼民安定,尚法守制国昌隆。下列关于法律的正确说法有(   )
A . 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B . 法律是处理矛盾和纠纷的唯一标尺 C . 修改法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D . 法治时代否认了道德的重要性
8、右图表明了违法行为和犯罪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不能用类似图示表示的有(   )

A . 主刑——拘留 B . 刑罚——主刑 C . 附加刑——驱逐出境 D . 社会规则——法律
9、下列对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B . 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法律 C . 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权力至上 D .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权利,无需履行义务
10、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个别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对于以上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
A . 为准时送达,偶尔违规可以理解 B .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C . 要珍爱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D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我们要自觉维护
11、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法律与道德的角度理解这段话,正确的是(   )
A . 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B . 我国法律对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予以约束和制裁 C . 我国法律是依据道德的要求制定或认可的 D .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代替
12、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 2025年)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有关法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B .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C . 法治历史悠久,在法律产生以后,人类就走上了法治道路 D .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13、关于法律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 .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C . 诉讼是应对和处理纠纷的唯一手段 D .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4、下图是为了配合刚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宣传而创作的漫画。该法的实施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由此可见: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

A . 民主 B . 科学 C . 法治 D . 权利
15、日前,经中共九江市委批准,中共九江市纪委、九江市监委对庐山市委原副书记周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周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肆收受或索要管理服务对象高档烟酒及礼金;收受涉黑组织成员财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涉嫌受贿犯罪。该案例表明(    )

①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皆可为

③坚持严格执法,就能杜绝腐败现象      
④国家权力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①④

二、判断题(共2小题)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 . 正确 B . 错误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辨析题(共1小题)

1、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有关法律的问题。小刚同学说:“将来我又不当律师,我也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法律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的生活不需要法律。”

你是否赞同小刚同学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针对美国的1787 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三: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该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成为新社会的经典。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材料一中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的变化与哪一法律文献有关?该法律文献对英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请写出材料三中“这部法典"的名称,并根据材料分析这部法典颁布的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其内容中:“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平民之间使对方眼睛受损则需要让自己的眼睛受到同样的损伤;平民使得奴隶的眼睛受损只需要赔付一半的费用;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可以看出,该法典实则是在保护皇权贵族和奴隶主本身。

(1)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谈谈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2)请说出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道法七年级下册4.9.1《生活需要法律》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