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中表现在(    )
A . 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 . 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 . 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 . 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2、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 党的诞生 B . 曲折探索 C . 历史转折 D . 动荡岁月
3、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人民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促进了(    )
A .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 农村的改革 C . 城市的改革 D . 科术的进步
4、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 .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 “三个代表”思想
6、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
A .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7、1978年12月22日,广大干部群众正在通过收音机收听一次关系中国发展命运的重要会议公告(见下图),他们听到的是(    )

A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 .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 . 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 .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 .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面对深化改革。”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于(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五大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书籍再现历史,《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是围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作品。请结合下面该书中所节选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历史需要回眸。同样,回眸历史需要距离。一个人、一本书、一篇文章,要经历史的检验考查才看得出其真正价值。1998年北京某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畅销书《影响中国人一个世纪的最重要的文章》,被列入开篇之作的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此文的发表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崭新篇章,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普通百姓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于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召开。由于中央工作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三中全会会期虽短,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词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发表于哪场思想解放运动中?这场解放运动冲破了哪种思想的束缚,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对于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内容说一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怎样的转变?

(3)这一会议的召开宣告了哪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曾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你能归纳一下以上三则材料论述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什么吗?

(2)邓小平认为我们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党的哪一次会议决定改变“关起门来搞建设”的不利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提出的具体方针是什么?在这样方针的指导下,说说中国发生的变化(从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概括)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